我闻墨子泣练丝,为其可黄可以黑。
又闻杨朱泣歧路,为其可南可以北。
嗟哉古人真用心,此意不复传于今。
今人七情失所托,哀且未成何论乐。
穷途日暮皆倒行,更达漏尽钟鸣声。
浮云上天雨堕地,一升一沈何足计。
周环六梦罗预间,有我无非可悲事。
悲来举目皆行尸,安得古人相抱持。
天空海阔数行泪,洒向人间总不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①“悲来行”为第一句,全诗以“悲来”二字起头,点明主旨。

②“我闻墨子泣练丝,为其可黄可以黑。”此二句承接前文,说明墨子哭练丝的原因。

③“又闻杨朱泣歧路,为其可南可以北。”此二句承接上文,说明杨朱哭歧路的原因。

④“嗟哉古人真用心,此意不复传于今。”“嗟哉”感叹词,表示慨叹。“真用心”,真心的用心;“复”,再次,再度;“传于今”,流传到今天。意思是古人真是用心啊!他们的用心是再次流传到当今社会,而不是在今天再也不会流传了。

⑤“今人七情失所托,哀且未成何论乐。”“七情”,指喜、怒、哀、惧、爱、恶、欲。“失所托”,失去寄托。“哀且未成”,还没有完全悲伤。“何论乐”,还谈什么快乐呢?

⑥“穷途日暮皆倒行,更达漏尽钟鸣声。”“穷途”,没有路的地方,比喻困境,走投无路。“皆倒行”,全部都是倒着行走。“更达漏尽钟鸣声”,更到天黑时听到报时的钟声响了。这两句写诗人困顿之极,只好选择倒行逆施,而当听到钟响后,内心又充满了希望和喜悦,因为时间到了夜晚就要结束的时候了。

⑦“浮云上天雨堕地,一升一沈何足计。”“浮云”指世事如梦。“上天”指仕途得意,“堕地”指仕途失意。“一升一沈”喻指仕途的升沉变化。这两句用“天上”“地下”“一升一沈”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前途和命运的感慨。

⑧“周环六梦罗预间,有我无非可悲事。”“周环六梦”喻指人生的坎坷经历。“罗预”指纷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有我无非”即只要有了我,就一定有悲哀的事情。这两句说人生中的坎坷经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都是必然的,只要存在我就一定有值得悲伤的事情。

⑨“悲来举目皆行尸,安得古人相抱持。”“举目”指放眼四望,“行尸”指没有思想意识的人。“相抱持”指彼此紧紧相依。这两句写诗人四处张望,看到的都是像僵尸一样没有精神的人,他多么希望能像古人那样互相紧紧相依在一起啊!

⑩“天空海阔数行泪,洒向人间总不知。”这两句写诗人四处张望,看到的都是像僵尸一样没有精神的人,他多么希望能像古人那样互相紧紧相依在一起啊!

【答案】

译文:

听说墨子哭泣练丝,是因为它既可以黄又可以黑(墨守)

听说杨朱哭泣歧路,是因为它可以南也可以北(选择)

唉呀古代的人们真是太用心了,他们的想法再一次流传到当今社会,而不是在今天不会再流传了(可惜)

现在的人只有七种情感无处寄托,悲哀还没有形成,谈论什么快乐(可悲)

穷途末路天色已晚都要倒行(绝望),等到天亮听到报时的钟声响了

飘荡的白云高高飞上天空又掉在地上,一升一降算不了什么(无奈)

周游六国的经历像繁星密布,到处都有我这样的人物(可怜)。

到处都是行尸走肉,怎么还能像古人那样互相紧紧相依呢!

抬头四顾都是无精打采的人,哪里能想到像古人那样互相紧紧相依呢!

我抬头看天空大海,泪水洒遍天地大地却没有人知道(可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