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欲探东城梅,披衣彻晓冲风来。
钗枝粟蕊一相对,妙意远胜千林开。
此意看花知盖寡,樽前尽是同心者。
战深冰雪见性情,略去玄黄得声价。
生人爱客客满堂,今夕何夕同烛光。
道衡风雨思家苦,杜甫江湖引兴长。
去年此日空相忆,珍重缄诗泪沾臆。
两度看花当故人,故人常共花无色。
重游拍手当花前,买醉何须计十千。
传家幸有酒炉在,除却炉边何处眠。
三更以后哗笑急,春气先乘酒香入。
半酣已彻毡炉围,百罚翻教玉山立。
我愿好花常不开,我愿故人常举杯。
杯停花放易分手,百岁今宵能几回。

人日(正月初一)时,船停在亭中探梅赏花。饮酒至饮左云在斋头。

多时(很长时间)欲探东城梅,披衣彻晓冲风来。

钗枝粟蕊一相对,妙意远胜千林开。

此意看花知盖寡,樽前尽是同心者。

战深冰雪见性情,略去玄黄得声价。

生人爱客客满堂,今夕何夕同烛光。

道衡风雨思家苦,杜甫江湖引兴长。

去年此日空相忆,珍重缄诗泪沾臆。

两度看花当故人,故人常共花无色。

重游拍手当花前,买醉何须计十千。

传家幸有酒炉在,除却炉边何处眠。

三更以后哗笑急,春气先乘酒香入。

半酣已彻毡炉围,百罚翻教玉山立。

我愿好花常不开,我愿故人常举杯。

杯停花放易分手,百岁今宵能几回。

【赏析】

此词为作者在重阳节与友宴饮时所作。

上片写探梅之乐。开头二句,点明时间地点,“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是重阳佳节;“过饮”,指在亭内小酌。三四两句写探梅赏花的经过:穿好衣服,冒着寒风,来到亭子边,观赏着梅花。第五六句用典,“钗枝粟蕊”比喻梅花的形态,“妙意远胜千林开”比喻梅之香气远胜过百花。

下片写宴饮之乐。第七八句,由梅花而引出“同心”。第九十句,进一步描写宴会气氛。第十一十二句,又回到梅花身上,说“此意看花知盖寡”,意思是说只有懂得欣赏梅花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真谛。最后几句,又从梅花写到朋友,说“我愿好花常不开”,意思是说希望朋友不要离开自己。

全词以梅花为中心意象,通过记叙赏花、宴饮的情景,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珍惜友情的美好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