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阊佳丽地,看胭脂新潮,尽成红泪。
稚柳初丝,尽莽莺棱断,画船难系。
深闭重门,潜坐听、吹花风雨。
风自无情,还惹金铃,梦鸳惊起。
香历楼罗谁记?
是短命韶光,断肠天气。
不定阴晴,又几曾消受冶春情味。
中酒伤离,苟信道、重逢容易。
试问芳塘七里,珠楼剩几?
诗句原文:
金阊佳丽地,看胭脂新潮,尽成红泪。稚柳初丝,尽莽莺棱断,画船难系。深闭重门,潜坐听、吹花风雨。风自无情,还惹金铃,梦鸳惊起。
译文:
在金阊的美景中,看着新潮的胭脂变成了红色的泪水。嫩柳开始发芽,莺歌被风吹断,画船上的人难以系紧船只。紧闭着重重的门,静静地坐着听着风吹花草的声音。风虽然冷漠,但仍然能触动金铃,梦中的鸳鸯都被惊醒了。
关键词解释:
- 金阊:指的是苏州的一个区,是古代著名的繁华之地。
- 胭脂新潮:形容春天来临,花朵盛开的景象如同涂抹上鲜艳的胭脂。
- 稚柳:指新生的柳树。
- 莽莺棱断:形容春天里莺鸟叫声中断的样子。
- 香历楼罗:指的是华丽的建筑群。
- 短命韶光:意指短暂的美好时光或美好的事物。
- 冶春情味:形容春天的美好与丰富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苏州春天的美丽和短暂。首句“金阊佳丽地”便奠定了整个诗的基调。诗人通过观察胭脂般的新潮和红色的泪水,展现了春天的艳丽与悲凉。嫩柳的发芽和莺歌的中断进一步衬托出春天的生机与凋零。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的深深怀念。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春天的金阊,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