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金粉地,问新亭何人,酒边弹泪?
半卷丁帘,任燕来还去,绛丝难系。
如梦秦淮,禁几度、月圆风细。
绕树啼乌,才稳枝栖,角声吹起。
花月沧桑谁记?
只血战江山,总销金气。
地不宜秋,怎绿春先带素商滋味。
柳翠梅妍,算到此、销魂偏易。
未识过江名士,而今有几?

下面是对《三株媚》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诗的首句:“苍凉金粉地,问新亭何人,酒边弹泪?”
  • “苍凉金粉地”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景象,金粉之地通常指繁华或奢侈的地方。
  • “问新亭何人,酒边弹泪”表现了诗人在饮酒时怀念过去的英雄人物,表达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逝去的岁月。
  1. 第二句:“半卷丁帘,任燕来还去,绛丝难系。”
  • “半卷丁帘”形容室内景象,丁帘是一种装饰性的窗帘。
  • “任燕来还去”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由飞翔的燕子感到的自由无拘。
  • “绛丝难系”意味着无法捕捉到燕子,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1. 第三句:“如梦秦淮,禁几度、月圆风细。”
  • “如梦秦淮”,暗示历史如同梦境,难以捉摸。
  • “禁几度、月圆风细”表示曾经的美好时光被限制,月亮和微风都带着往事的痕迹。
  •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1. 第四句:“绕树啼乌,才稳枝栖,角声吹起。”
  • “绕树啼乌”描述了乌鸦绕树而飞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哀愁与无常。
  • “才稳枝栖”,表达了乌鸦暂时找到了栖息之所,但这种稳定是短暂的。
  • “角声吹起”,暗示着战争或冲突的开始,声音代表着紧张和不安的氛围。
  1. 第五句:“花月沧桑谁记?”
  • “花月”指的是春天的花和月亮,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的景色和美好的时光。
  • “沧桑”意味着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变迁。
  • “谁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美好时光已经消逝的感慨,没有人能够记得。
  1. 第六句:“只血战江山,总销金气。”
  • “血战江山”形容英勇的战斗,强调了牺牲和奋斗的精神。
  • “总销金气”意味着所有的荣耀和财富都已经消耗殆尽。
  •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残酷和对英雄们的深深哀悼。
  1. 最后一句:“地不宜秋,怎绿春先带素商滋味。”
  • “地不宜秋,怎绿春先”暗示了秋天不适合生长春天的颜色。
  • “怎绿春先带素商滋味”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美景被秋天所掩盖的惋惜之情。
  • 整体而言,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季节转换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慈铭的《三株媚》以深沉的诗意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变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的回顾表达了深深的怀旧和哀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