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国名园,独无金碧,倍觉高超。
峰回蟠曲涧,岭断接飞桥。
亭台随意点空翠,借黛色、图画山腰。
绣藓苍苔满地,红树飘飖。
霞光掩映如潮。
酣饮处、纱窗月挂松梢。
好景欲移情,又况是、玉人何处吹箫。
诗魔发,随笔写、占断风骚。
从今后、梨花飞雪,频来不用相招。
【注释】
八节长欢:指八月里桂花盛开,人们称其为“桂子月中落”。这里借指秋天。
阎光禄梅公:阎光禄是阎选的字,梅公即梅之友,这里指梅之友梅尧臣。
京国名园:京城的名园。
独无金碧:只有没有彩绘。
峰回蟠曲涧:山势回旋曲折,涧水清深。
岭断接飞桥:山岭中断,连接着一座座飞架的木桥。
亭台随意点空翠:亭台楼阁随处而建,点缀着青翠的山色。
借黛色、图画山腰:借用青黑色的山峰,如同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绣藓苍苔满地:地面上覆盖着绣一般的绿苔和苍色的草皮。
红树飘飖:红树摇曳飘荡。
霞光掩映如潮:晚霞的光彩映照得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酣饮处:尽情饮酒之处。
纱窗月挂松梢:月光从窗户洒下,挂在松枝上。
玉人何处吹箫:美人在哪里在吹箫。
诗魔发,随笔写、占断风骚:被诗魔激发,随手写下,占尽了天下的美文,压倒了所有的文人骚客。
梨花飞雪,频来不用相招:像梨花纷飞的雪花,频频而来,不再需要去邀请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赏秋景兼怀友人的七言绝句。诗人以“八节长欢”起兴,用“京国名园,独无金碧”一句,点明地点和季节,接着写“峰回蟠曲涧,岭断接飞桥”,描绘了山势回环曲折,涧流蜿蜒飞逝的景象。“亭台随意点空翠,借黛色、图画山腰”,进一步渲染了秋山的景色,使全篇笼罩在一片清幽之中。“绣藓苍苔满地,红树飘飖”,更把秋山写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霞光掩映如潮”,则写出了日暮时分的景色。最后两句以“酣饮处、纱窗月挂松梢”和“玉人何处吹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写景细腻,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