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奏对问前席,北海经神畏后车。
银烛书成曾见忆,赤箫吹罢一相夸。
青枫江上归时路,绛萼诗中去驿花。
莫倚文章轻北叟,晋人一吷小勋华。

【注】蕳:同“柅”,指马缰。

西京:今洛阳,在河南。奏对:皇帝召见,问政。

北海经: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汉武帝命他带西域的奇物到京城长安,并请他作《西域图记》。后因称西域为“北海”。

畏后车:汉武帝时,匈奴休屠王与乌孙共立昆莫单于,休屠王自恃强大而轻敌,曾对武帝说:“我兵加昆莫(即单于)十余万众,势当一日荡灭。”武帝回答:“天子共匈奴天下、大数也。蛮夷大率贪而喜利,见可欲则利尽矣,难测也。故羁縻得之,不可离也;震用之,不可静也。”

银烛:指烛台银光闪闪。书成:指写成文章或奏折。曾见忆:过去见过,记忆犹新。

赤箫吹罢一相夸:指魏晋时期,曹操曾令乐人吹笙鼓琴,并作诗以赞美其才艺,后人称为“三祖之乐”。

青枫江上归时路:青枫江在江西庐山西北。归时路:回家时的路。

绛萼去驿花:绛萼,红花。去驿花,指从驿站经过时看到的红花草。

北叟:指北方老人。

【赏析】

此诗题名“颂”,实为讽刺之词。诗中通过歌颂汉文帝的贤明,暗讽唐玄宗不学无术,骄奢淫逸。全诗语言典雅,风格清新,是杜甫咏怀古迹中的一首佳作。

首句“西京奏对问前席”,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西京指洛阳,这是作者的籍贯。“奏对”是皇帝召集大臣进行议论政事,询问意见的场合。“问前席”是说皇帝对大臣们的提问非常细致,如同坐在席子前面一样。这一句写皇帝对臣下的尊重和信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

颔联两句“北海经神畏后车”,“经神”是指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他曾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对此非常赞赏,并派他出使西域,宣扬儒家学说。然而,由于汉武帝听信了匈奴的谗言,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畏后车”是说汉武帝害怕自己的行为会被后人批评。这一联既表达了对汉武帝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颈联两句“银烛书成曾见忆”,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挥毫泼墨、饮酒赋诗的热闹场景。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曾参加过这样的聚会,那时的心情是多么兴奋和自豪啊!然而,如今却只能看到那银烛闪烁的光芒,听到那清脆的笛声,却再也找不到当年的自己了。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尾联两句“赤箫吹罢一相夸”,“赤箫吹罢”指的是演奏结束,“一相夸”则是说众人都在夸耀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诗人在这里借古讽今,暗示了自己虽然才华出众,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首诗以赞美汉文帝为开篇,通过对比汉文帝与唐玄宗的不同之处,表达了对唐玄宗的失望和不满。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咏怀古迹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