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声叠叠喧兰闺,蛛丝漠漠垂庭帷。
始誓从今不相忆,开帘忽见君来归。
风尘满面色悽怆,短发被肩腰肢长。
不言离别想思苦,但问是否真还乡。
相看恍惚无一言,悲欢哀乐结中肠。
去时新衣今破绽,分明是妾手中线。
果然天不夺人情,令妾与君复相见。
华年盛时安可期,今当纵意逐欢燕。
画眉点黛去愁痕,簪花临镜捐烦惋。
从来不妒百花妍,自信芳容胜彼鲜。
今日临妆簪鬓髻,始知华艳不如前。
君前未肯露萧索,只道妆时脂太薄。
岂持颜色邀君恩,恐君怜念减欢乐。

【译文】

闺中女子雀鸟声声,织女丝线轻挂帘帷。

当初誓言从今相忆,突然打开门帘看见你归来。

脸上满是风尘憔悴,头发被风吹散腰肢长。

不提离别想思苦,只问你是否真的回乡。

二人相对默然无语,悲欢离合交织心肠。

当年送行新衣已破,分明是她的手中线。

果然天公不负人意,让我与你再度相见。

青春年少时光可期,现在便放纵心情追逐燕子。

画眉点黛去掉愁痕,簪花临镜捐除烦怨。

从来不嫉妒百花妍丽,我自信我的芳容胜彼鲜艳。

如今梳妆打扮去簪鬓髻,才知华艳不如以前娇艳。

你面前不肯露出萧索,只说化妆时脂粉太薄。

哪敢用颜色讨好君恩,恐怕你怜爱思念减欢乐。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这首诗通过一个女子的自述,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

第一首:“雀声叠叠喧兰闺,蛛丝漠漠垂庭帷。” 这两句写女子在寂静的夜晚听到窗外的鸟鸣声和蜘蛛网上的细丝声,勾起了她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第二首:“始誓从今不相忆,开帘忽见君来归。” 这两句写女子原本发誓不再想念丈夫,但一打开窗帘就看见他回来了。这使她的心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第三首:“风尘满面色悽怆,短发被肩腰肢长。” 这两句写女子的脸上满是风尘,头发也被风吹散了,身体也不再苗条。这反映了她长时间没有见到丈夫而产生的憔悴之态。

第四首:“不言离别想思苦,但问是否真还乡。” 这两句写女子虽然不说自己因为离别而痛苦,但却问了这个问题。这表明她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已经达到了极点。

第五首:“相看恍惚无一言,悲欢哀乐结中肠。”这两句写两人相对无言,只是默默地凝视着对方,心中充满了悲欢交加的思绪。这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第六首:“去时新衣今破绽,分明是妾手中线。” 这两句写女子回忆起丈夫离开时穿着的新衣现在已经破了,这分明是她的针线活造成的。这暗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第七首:“果然天不夺人情,令妾与君复相见。” 这两句写上天没有剥夺他们的感情,让他们得以重逢。这表达了女子对于能够再次见到丈夫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第八首:“华年盛时安可期,今当纵意逐欢燕。” 这两句写过去的岁月已经消逝,现在只能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反映了女子对于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快乐。

第九首:“画眉点黛去愁痕,簪花临镜捐烦惋。” 这两句写女子画眉、点黛以去除脸上的皱纹,然后戴上鲜花去照镜子消除心中的忧虑。这描绘了她的美丽容貌和内心的平静。

第十首:“从来不妒百花妍,自信芳容胜彼鲜。” 这两句写女子从不妒忌其他花朵的美丽,因为她知道她们自己的芳容比那些花儿都要美。这体现了她对自身美貌的自豪感。

第十一首: “今日临妆簪鬓髻,始知华艳不如前。” 这两句写女子今天重新梳妆打扮,发现自己的美貌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出众了。这表达了她的失落和感慨。

第十二首: “君前未肯露萧索,只道妆时脂太薄。” 这两句写丈夫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显露出自己的疲惫或衰老,因为他认为妻子的妆容还不够完美。这暗示了他对妻子的关爱和体贴。

第十三首: “岂持颜色邀君恩,恐君怜念减欢乐。” 这两句写女子并不希望用外表来取悦丈夫以求得他的宠爱,因为她担心这样会让丈夫更加怜惜和想念她而不是减少欢乐的感受。这反映了她对夫妻关系中相互尊重和理解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