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是赤松旧游处;人从昆仑顶上来。
【注释】
地:指慈利教谕署。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旧游处:指当年曾在这里游玩。昆仑: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有玉液,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所以称昆仑山为仙境。顶:山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慈利教谕署旧址的怀古之作。诗的前两句是说这个地方是赤松子曾经游玩的地方;后两句是说这里的人是从昆仑山顶上来的。诗人把历史和现实、仙界与人间巧妙地联系起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地是赤松旧游处;人从昆仑顶上来。
【注释】
地:指慈利教谕署。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旧游处:指当年曾在这里游玩。昆仑: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有玉液,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所以称昆仑山为仙境。顶:山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慈利教谕署旧址的怀古之作。诗的前两句是说这个地方是赤松子曾经游玩的地方;后两句是说这里的人是从昆仑山顶上来的。诗人把历史和现实、仙界与人间巧妙地联系起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走马曾到昆仑巅: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曾经骑马到达过昆仑山的山顶。"昆仑巅"指的是中国的神话中昆仑山的顶峰,象征着高远和神圣。 2. 看天山南北,地界争还:这里提到"天山南北"指的是中国的地理区域,即从东到西的广阔地域。"地界争还"意味着在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领土争端或争夺。 3. 畴如伟略:这里的"畴如"可以理解为"如同"或"犹如"的意思,"伟略"则指伟大的谋略或策略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题目中的“注释”和“赏析”作答。“平关”,古县名,今属河北省。“外准”即山西。“回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及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等地的统称。“万里河山”指祖国的大好河山。“军府创开,百战我曾观壁垒”,意思是说:平定了准部以后,在军府中建立起来,我曾在军中观看过壁垒。“曾”,副词
【诗句】 大义虽败犹荣,大节虽死犹生,春风辽海吊英魂,一掬泪雨,兼及严敦,似我难为情,空回忆天山聚首,湘水寻盟,榆关分袂; 忠心百挠不折,忠骨百磨不灭,磷火沙场悲浩劫,四言刻文,认归先轸,如公亦何恨,只可怜白发倚门,红颜破镜,黄口服衰。 【译文】 尽管大义失败,但依然光荣;即使大节丧身,依旧活着。在春风中,我们在辽海边悼念那些英勇的英魂,我们流泪,也怀念着严敦
【注释】: 新疆:指中国西北地区。戏台:指戏剧舞台。两部笙歌,即两支笙和两种乐器合奏的音乐。胡笳、羌笛:古代汉族乐器。班笔张槎:指文采出众的人。张骞是西汉人,曾出使西域,后称“班张”。 【赏析】: 《新疆省戏台联》是清代词家陈维崧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听戏台上的演奏,后四句写观戏台上的人物。全篇以戏曲为线索,通过不同角度的刻画,表现了作者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中华文明的自豪之情。
【注释】 是:指沈宝堂襄勤旧部:襄勤,即襄助勤王;旧部,指旧日的部下。 最骁果善战之伦:最勇猛善战的人中之一 燕然纪绩:燕然,古地名;记绩,记载功绩 马革裹尸:马革,指用马皮包裹尸体。古代战士战死,家人用马皮包裹其尸体,以为标志。 西域东陲:指西域和东边的边远地区 出师未捷而死:出师,出征;未捷,没有取得胜利 风雨怀人:风风雨雨都思念人 鼙鼓思将:鼙鼓,指战鼓;思将,思念将领 私情公谊:私情
注释: - 慈利县学署门联:指位于慈利县的县学署大门上的对联。 - 非公无澹台至室:澹台,即澹台灭明,战国时楚国人,以博学多才著称,曾三次出使齐国都受到齐王的礼遇。这里指代有学问的人。 - 尚武有子路升堂:子路,即仲由,春秋时鲁国孔子弟子,以勇敢正直著称。这里指有勇力和正直的品质。 译文: - 在慈利县学署大门外挂出的这对门联是“非公无澹台至室;尚武有子路升堂”
【注释】 挽冯淑人联:挽,悼念死者的诗文;联,对偶的诗。 奇指寿数,即七十岁。 多男多富考终,在天何恨:古时男子早死,女子年老丧夫是常事,所以男子比女人长寿,女子比男人早死是“多男多富”。 家产五千元以上为今所贵:指家中有万贯家财。 惜与文子文孙相识,拜母未曾:遗憾的是只跟儿子、孙子们相识,却未有机会拜见母亲。 赏析: 此诗是诗人悼念一位贤妻而作,其内容和思想感情都十分深刻。 全诗四句
这首诗描述了陶斯泳在新疆省戏台联的情景,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和道德的尊崇。 诗句: 1. 陶斯泳,泳斯游,教边氓为忠臣孝子; 释义:陶斯泳,游泳游泳,教导边疆百姓成为忠臣孝子。 2. 后视今,今视昔,知中国有五帝三王; 释义:回头看看今天,再看看过去,才知道中国有过五帝、三王。 译文: 陶斯泳在水中游泳,教导边民成为忠臣孝子。现在回头再看,才知道中国有着五帝、三王。
【注释】 帝:皇帝。贵州按察使:明代设置的一种地方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省道监察使。百龄:即一百岁。刘巡抚:指刘于义,曾任湖南巡抚。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挽王正雅祖母而作的。全诗以赞扬的语气赞颂了王氏的祖母,并借以抒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开头两句说:“帝褒尔妇功。”意思是皇帝表彰你妻子的功劳,因为“贵州按察使之祖母诰封一品夫人”,她生时光荣,死时哀痛,真是上等全福
【注释】 万里河,指祖国的辽阔地域;河山,这里代指祖国;征戍:征战。十年征戍,地入不毛:形容边远荒凉之地,连草木都不生长,土地贫瘠。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将士生活艰苦的诗作。诗的开头两句“万里河山,春来有脚;十年征戍,地入不毛”,用比喻和借代手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边塞的广阔、荒凉与将士们的辛苦劳累。首句“万里河山”既写出了祖国大地的辽阔,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名著名篇、背诵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了解古诗文内容,把握其思想情感,明确题目要求,注意通假字、重点字词的写法等。本题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慈利教谕署联”是全诗的第一句,“慈利”是地名,这里指慈利州,“教谕”是古代学官的名称。 【答案】 (1)百战余生,不知老之将至; (2)一命有责,须尽力所当为。译文
【注释】 地辟:大地开辟。三摩:佛教中指心、行、果三种修行的法则。佛界;成佛的境界。天留:天上留下。一塔:即佛塔。镇:镇住。禅山,禅宗的寺院。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经堂寺的诗。“地辟三摩成佛界”两句说,大地是开垦出来的,三摩地是修证到的成佛境界;“天留一塔镇禅山”两句说,天公留下一座佛塔镇住禅宗之山。此诗把佛祖的教化与人间的景观融为一体,构思巧妙,意境高远
【解析】 这是一副七言联。上联的“经文纬武”指《周易》和《尚书》,下联的“道随运往”指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因果”,儒家的“中庸”。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曾国藩天资聪慧、才华横溢;他精通《周易》和《尚书》,善于治理国家。曾国藩一生行止合乎道德标准,所以死后谥号“文正公”;他生逢其时,功在国家,所以死后谥号“忠襄”。 【答案】 挽曾国藩联 天挺人豪,经文纬武;道随运往,生荣死哀 译文 曾国藩天资聪慧
新疆省春联 马放牛归,是为乐国; 莺啼燕语,如在故乡。 注释:新疆省(指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春天来临,马群和牛羊回归家园,这是一片乐土;黄莺婉转歌唱,燕子呢喃细语,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新疆省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马群牛羊的归来象征着和平与宁静,而黄莺燕子的歌声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诗中还通过对比手法,将新疆省与家乡相提并论
【注释】 万里河,指祖国的辽阔地域;河山,这里代指祖国;征戍:征战。十年征戍,地入不毛:形容边远荒凉之地,连草木都不生长,土地贫瘠。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将士生活艰苦的诗作。诗的开头两句“万里河山,春来有脚;十年征戍,地入不毛”,用比喻和借代手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边塞的广阔、荒凉与将士们的辛苦劳累。首句“万里河山”既写出了祖国大地的辽阔,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这首诗描述了陶斯泳在新疆省戏台联的情景,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和道德的尊崇。 诗句: 1. 陶斯泳,泳斯游,教边氓为忠臣孝子; 释义:陶斯泳,游泳游泳,教导边疆百姓成为忠臣孝子。 2. 后视今,今视昔,知中国有五帝三王; 释义:回头看看今天,再看看过去,才知道中国有过五帝、三王。 译文: 陶斯泳在水中游泳,教导边民成为忠臣孝子。现在回头再看,才知道中国有着五帝、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