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马字,连尾五,今不足,奈何许,一时惶恐汗出泚,上若知之谴死矣。
万石家,号纯谨,失之愚,亦堪悯。
君不见,车中几马何烦计,以策数毕乃敢对,呜呼难兄与难弟。
这首诗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是楚汉相争时期的一首咏史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译文】:
写马字,连尾有五画,现在不足,怎么办?我一时惶恐汗出如水。皇上若是知道这件事,恐怕会责怪我,我会死无葬身之地。
万石家号纯谨,失之愚也,亦堪悯。
君不见,车中几马何烦计,以策数毕乃敢对,呜呼难兄与难弟。
【注释】:
- 读《史记》四十首 其三十九:指司马迁阅读《史记》时,感叹于其中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
- 书马字:书写“马”字,这里指的是创作或模仿古代书法作品。
- 连尾五:古代汉字笔画顺序从上到下,所以“书马字”的“马”字应该从上向下书写,共有五笔。
- 许:允许,许可。
- 一时惶恐汗出泚:当时因害怕而出汗。“泚”通“赤”,形容出汗的样子。
- 上:皇上,皇帝。
- 万石家:指汉代万石君家族,以其家族的纯谨著称。
- 纯谨:纯正谨慎。
- 失之愚:失去这种纯正谨慎的品质。
- 亦堪悯:也是值得怜悯的。
- 车中几马:比喻在朝廷中有很多像万石家人一样的臣子。
- 何烦计:为什么需要去谋划这些。
- 策数毕:用计谋计算完后。
- 易兄与弟:容易成为兄弟之间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司马迁在阅读《史记》时,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的感慨,以及他对政治现实的担忧。通过对“马”字的书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品质的重视和对于政治腐败的忧虑。
诗人通过书写“马”字,强调了历史上的忠臣良将的形象。然而,在现实中,这样的品质往往被视为愚蠢,甚至被忽视。诗人对此表示惋惜和怜悯,因为失去了这样的纯真和谨慎。
诗人提到万石家的纯谨品质,暗示了在朝廷中有许多类似万石君这样的臣子。他们可能因为过于谨慎而受到误解或排挤,这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担忧。
诗人通过对“车中几马”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中的复杂关系和兄弟般的矛盾的担心。他认为,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可能产生误会和冲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和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马”字的描写和对历史、现实、人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忠诚、智慧、政治现实的关注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