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老仙好鼾睡,不闻雷震与鼎沸。
水阁一客拥柱吟,独觉风泉胜鼓吹。
世间谁妄定谁真,都由六凿生根尘。
若听清音道可喜,行逢蛙黾耳须洗。
察者多思蒙者适,不如看山枕白石。

空谷老仙好鼾睡,不闻雷震与鼎沸。

水阁一客拥柱吟,独觉风泉胜鼓吹。

世间谁妄定谁真,都由六凿生根尘。

若听清音道可喜,行逢蛙黾耳须洗。

察者多思蒙者适,不如看山枕白石。

注释:

  1. 空谷老仙好鼾睡:形容山谷中的仙人喜欢打瞌睡,鼾声大作。
  2. 不闻雷震与鼎沸:表示在山谷中没有听到雷声和锅釜沸腾的声音。
  3. 水阁一客拥柱吟:指一个坐在水阁上吟诗的客人。
  4. 独觉风泉胜鼓吹:独自感受到风吹过泉水的声音比音乐更悦耳。
  5. 世间谁妄定谁真:世间的事物都是虚幻不定的,没有谁是真正存在的。
  6. 都由六凿生根尘: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六种基本的物质构成,并附着了人的意识。
  7. 若听清音道可喜:如果有人能听到清晰的声音,那将是令人喜悦的事情。
  8. 行逢蛙黾耳须洗:行走时偶遇青蛙和蚯蚓的声音需要清理耳朵。
  9. 察者多思蒙者适:思考的人往往被蒙蔽,而享受自然的人却能看清真相。
  10. 不如看山枕白石:不如躺下来看山,枕着白石入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谷中的静谧、水流的潺潺、以及大自然的声音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的“空谷老仙好鼾睡”、“不闻雷震与鼎沸”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山谷中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水阁一客拥柱吟”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一句“若听清音道可喜,行逢蛙黾耳须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