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夸诞骋虚词,多少缁尘浼素丝。
伯玉幽贞孤竹咏,延清鲠直老松诗。

【注释】

  1. 陈子昂、宋之问:都是唐代的诗人。
  2. 缁尘:指世俗之人,这里指文人。
  3. 素丝:白色的丝线。
  4. 伯玉幽贞:伯玉是晋朝人嵇康的字,他生性清高。
  5. 孤竹:古代的地名,这里借指高尚的人。
  6. 延清:延,长。清,正直。
  7. 老松诗:指宋之问的《题柏谷》一诗,其中说:“岁寒居此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兼抒怀的七律。前两句写诗人对那些“夸诞骋虚词”的文人表示不屑一顾的态度;后两句则以嵇康和宋之问自比,抒发自己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人格的高洁情操。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格调苍劲有力。
    “文人夸诞骋虚词”,这是作者对于当时文人中存在的浮华不实之风的总的评价。在封建社会里,文人往往要借助于华丽的词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种追求形式美的做法就是“夸诞”。而这种夸诞的行为,又往往是为了掩饰其内心的空虚,即“骋虚词”(虚词是指没有实际内容的话)。所以作者用“夸诞”“骋虚词”来概括文人中存在的风气,既指出了问题,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批评。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这种现象的表面现象的揭示上,而是进一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揭露了其本质。“多少缁尘浼素丝”(多少世俗之人玷污洁白无瑕的东西)这一联,就深刻地揭示了文人“夸诞骋虚词”的本质。因为文人既然喜欢“夸诞骋虚词”,那么他们所追求的必然不是真正的知识,而是形式上的华丽、空洞的内容,而“缁尘”(世俗之人)正是玷污了他们的本色。因此,这一联也就成为全诗的主旨所在。
    “伯玉幽贞孤竹咏”,这一句是对文人中某些人物品格的颂扬。“伯玉”是晋代嵇康的字,“孤竹”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嵇康是一位清高绝俗的人。他的为人与“孤竹”一样,是孤独、清高的。因此,后人就称这样的人为“孤竹君”。而“幽贞”又是赞美人的品德高尚,不为世俗所污染。所以,“伯玉幽贞孤竹咏”一句,实际上是赞扬那些像嵇康这样的文人的品格。
    “延清鲠直老松诗”,这是对文人中另一部分人物品质的赞扬。“老松”是宋之问的字,他曾经写过一篇题为《题柏谷》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岁寒居此柏,终岁常青翠。”意思是说,柏树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严寒的考验,是因为它的根深叶茂,所以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永不凋萎。在这里,宋之问借用柏树的坚韧来比喻自己的品格,说自己像柏树一样“鲠(刚直)直”,永远保持着正直的品质。“延清”就是延续着清澈的品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像宋之问这样的文人能够保持正直的品质,就像柏树一样四季常绿,真是难得啊!因此,这里的“老松诗”实际上是赞美像宋之问这样的文人能够保持正直的品质,也就是赞扬他们能够“延清”(保持清澈的品质)的品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文人中存在的一种不良风气进行讽刺和抨击,后两句则是对这些文人进行赞扬。但是,无论是赞扬还是讽刺,作者的感情都是十分真挚的。正因为有了这种感情,才使得这首诗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有优美的艺术形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