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庐好,偶尔品花颜。
却厌牡丹称富贵,颇嫌翠玉太酸寒。
最是大方难。

【注释】:

山庐:在山中建的草庐,指隐居生活。

却:拒绝。

牡丹:《唐六典》载:“凡花有牡丹、莲、菊、杏、桃、李、梅七种。”此处指富贵之花。

翠玉:古代称美玉。

大方:这里指质朴无华的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情趣的小诗,全诗以“山庐好,偶尔品花颜”为首句,写隐士闲适的生活,“偶尔品花颜”点明其对花卉的喜爱,以下三句,则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他所钟爱的花卉。

首句是说山庐很好,可以经常欣赏到花儿的美丽容颜了。“偶尔”,说明并不是经常。诗人在山中建草庐而居,过着清静幽雅的生活,所以能够常常欣赏到花儿的美丽了。

次句是说,他讨厌牡丹花,因为牡丹代表富贵,而他隐居生活并不追求富贵;又觉得翠玉雕琢得太酸寒,也不适合他的口味。牡丹和翠玉都是贵重之物,而他却都不喜欢。这两句既表现了他清高的性格,又反映了他的隐逸情怀。

第三句写他最喜欢的一种花朵——梅花。梅花与兰花一样都是清香四溢的花木,但它不同于兰花那样含蓄婉约,而是傲然挺立,不畏严寒,不惧风霜。它代表着坚贞不屈的品格,因此,作者很喜爱梅花。

第四句也是写梅花,但与前三句不同。前两句都是直接写梅花,这句是从反面来写梅花的。“最是”,强调,突出。“大方”,质朴无华。“难”字表明这种品格不容易做到。

这首诗是咏物言志,借咏梅表达自己的志趣。诗人赞美梅花傲雪凌霜、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自己鄙弃世俗、追求自由、向往高尚的人生理想。同时,诗人也用梅花比喻自己清高孤傲、不求名利的个性特征。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淡雅,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充分体现了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