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华盖峰,既雨犹在眼。
暝云遣风回,天空送孤盏。
竹柏趣逾清,蓬蒿径初剪。
微茫杳霭中,于兹息馀喘。
扬袂谢时人,乾坤留偃蹇。

【注释】

屺阿三首:作者自题其诗集的篇名。屺,山高貌。阿,曲处。三首,这里指共三首诗。

迢迢华盖峰:“迢迢”形容山峰高峻。华盖峰即华盖山,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南。杜甫曾游此山,故有此称。

既雨犹在眼:既已下过雨来,仍能看见山上的云雾缭绕。

暝云遣风回,天空送孤盏:《庄子·齐物论》“望洋兴叹”句:“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里以“瞑云”比喻风雨飘洒的云雾,“送孤盏”喻指风雨过后的空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幻的敏感与体验。

竹柏趣逾清,蓬蒿径初剪:竹林、松柏的幽静更显清幽,而荆棘杂草丛生的小径刚刚被砍伐。

微茫杳霭中,于兹息馀喘:微茫杳霭之中,在这苍茫的山林里稍事休息。余喘,谓呼吸稍微舒畅。

扬袂谢时人,乾坤留偃蹇:挥袖告别世俗之人,让天地留下自己的傲骨和不屈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景抒情,意境高远。

“迢迢华盖峰,既雨犹在眼。”首联点出诗人登山的时间是在下雨之后。“迢迢”二字,形容山峰高峻,突出其高耸入云的特点;“既雨犹在眼”,既已下了雨来,仍能看见山上的云雾缭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幻的敏感性和体验。

颔联“暝云遣风回,天送孤灯”。《庄子·齐物论》有“望洋兴叹”句:风之积也,非不厚也,然而太薄;其负大翼也力也,然不然者,其翼若垂天之云,且复益之以疾风。诗人将风雨飘洒的云雾比作“瞑云”,将风雨过后的空寂比作“天送孤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颈联“竹柏趣逾清,蓬蒿径初剪”。“竹柏”二句,写诗人登临高处,俯瞰眼前所见。竹柏之境更显清幽,而荆棘杂草丛生的小路刚刚被砍削整齐。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自己面对艰难困苦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尾联“微茫杳霭中,于兹息馀喘”。诗人终于登上了华盖山巅,在微茫杳霭之中稍事休息。诗人通过这四句诗,表现出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豁达和洒脱。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华盖山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