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窈窕湘川碧,几度离筵照风色。
南浦翻教秋草生,千里萋萋念行疫。
锦纛牙樯动霄汉,白日沧波荡无极。
尸祝仍为畏垒民,攀辕况是担簦客。
尚书持节临湘浦,便有讴歌在环堵。
父老重赏望岁心,湖山恰置延龄酒。
承平士女娭游盛,却忆辛勤荡枭獍。
越徼旌旄日月开,旋师枕席关河静。
由来吏道伤苛急,法令牛毛如束湿。
搏击声名又一时,回首闾阎但萧瑟。
如公亮达资宏济,默符道德回元气。
宵柝无惊生啸清,遂令三户蒙馀利。
政成民乐花庭寂,还进诸儒论章句。
列郡弦歌自不间,百年礼乐非无意。
此时宵旰眷荒陲,借寇无由达主知。
绣斧行边示威重,西南通道切安危。
鲰生蒿目还忧国,祖帐东门增太息。
铸错何堪有九州,遗风犹见留双舄。
时事苍茫未偶然,旋看纶阁召耆贤。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作者送别王尚书前往滇南的情况。以下是对每个诗句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湘山窈窕湘川碧,几度离筵照风色。(湘山秀丽,湘水碧绿,离别时宴会上的风景映照在风中)

南浦翻教秋草生,千里萋萋念行疫。(南浦边的秋草被风吹得摇曳生姿,千里之外思念着疫情)

锦纛牙樯动霄汉,白日沧波荡无极。(彩旗飘扬,船桅高耸入云霄,阳光下的江河波澜壮阔,无边无际)

尸祝仍为畏垒民,攀辕况是担簦客。 (即使是祭祀神灵的人,也害怕这荒凉的地方;而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更是如此)

尚书持节临湘浦,便有讴歌在环堵。(王尚书手持符节来到湘水之滨,就有歌声传遍四周)

父老重赏望岁心,湖山恰置延龄酒。(百姓们怀着感激的心情等待着新年的到来,湖光山色正好与长寿的美酒相得益彰)

承平士女娭游盛,却忆辛勤荡枭獍。(国家太平时代妇女男子都快乐地游玩,然而心中却常常怀念那辛勤劳作的人民,就像那凶恶的枭鸟)

越徼旌旄日月开,旋师枕席关河静。(边境上的旗帜飘扬,象征太阳升起,意味着战事结束,边疆安定)

由来吏道伤苛急,法令牛毛如束湿。(自古以来,官府治理严苛急迫,以至于连牛毛都像被束住一样密集)

搏击声名又一时,回首闾阎但萧瑟。(他的名声大振一时,回首过去,那些简陋的房屋显得更加萧瑟)

如公亮达资宏济,默符道德回元气。(你如同光明磊落,才华横溢,默默施行道德,使天地之气恢复)

宵柝无惊生啸清,遂令三户蒙馀利。(夜间守卫没有惊扰,使得百姓得以安静,他们因此得到了余惠)

政成民乐花庭寂,还进诸儒论章句。(政治清明,百姓欢欣,庭院寂静,大家都在讨论儒家经典)

列郡弦歌自不间,百年礼乐非无意。(各个郡县都能歌唱,音乐和谐,百年来礼乐传统并非毫无意义)

此时宵旰眷荒陲,借寇无由达主知。(当时朝廷日夜操劳关心边塞,如果外患来袭,无从告知皇上)

绣斧行边示威重,西南通道切安危。(用绣有图案的斧头巡视边境,显示国家的威严,西南边境的道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鲰生蒿目还忧国,祖帐东门增太息。(我这样的愚笨书生,只能远远眺望祖国,在东城门下叹息)

铸错何堪有九州,遗风犹见留双舄。(哪里能够承受这样的失误,遗留下来的风俗还能看到那双鞋印)

时事苍茫未偶然,旋看纶阁召耆贤。(时局混乱,事情尚未平息,转眼之间朝廷又召来了几位年长的贤才)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王尚书的情景以及他离开后的所思所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