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图画论勋伐,争及潇湘万口传。
注释:凌烟阁的壁画上记载着功勋和战功,但与湘江的万众传颂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送王尚书移督滇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诗。此诗首联两句,点明王官爵位高、功劳大,在唐王朝内享有崇高威望;颔联写他到任后,定会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颈联进一步描写他的威名及影响,而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贺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凌烟图画论勋伐,争及潇湘万口传。
注释:凌烟阁的壁画上记载着功勋和战功,但与湘江的万众传颂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送王尚书移督滇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诗。此诗首联两句,点明王官爵位高、功劳大,在唐王朝内享有崇高威望;颔联写他到任后,定会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颈联进一步描写他的威名及影响,而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贺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注释: 秃柳狰狞在,疏梅次第垂。 飞虫晴照水,啅雀晚移枝。 意兴随年尽,风光入座悲。 淹留一搔首,物色付童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园居生活的诗,诗人以秃柳、疏梅、飞虫、啅雀等景物为线索,展现了园居的宁静与孤寂。 首联“秃柳狰狞在,疏梅次第垂”。“秃柳”,指的是枯黄的柳树;“狰狞”,形容树木的形态凶猛,给人一种荒凉、凄凉的感觉。“疏梅”,指的是稀疏的梅花;“次第垂”,形容梅花逐渐凋零的样子
【注释】 梦寐吾何有:我有什么烦恼? 方塘长短亭:长亭是方形,短亭是圆形。 轩楹(yíng)浮日澹:轩和楹被浮云遮住,显得暗淡无光。 草树动春荧:草木摇动,仿佛映出了春天的光芒。 生物闲闲见:万物都悠闲自得,自在生长。 初衷皎皎醒:本来纯洁的志向在觉醒。 世人那窥此:那些世俗之人又怎能理解呢? 影落蒋山青:影子倒映在蒋山上,也显得青青翠绿。 【赏析】 这是一首写园居生活的闲适之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同时结合着题目中“赏析”的要求来理解、分析、欣赏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夜雨是诗人客居他乡时的一种感受,也是诗人羁旅生活的写照,是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之情的真实流露,也是他内心悲凉与无奈的反映。《夜雨》一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和内心的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 四山春漠漠
译文: 晨曦初露,微风轻拂,我步入后园寻找春天。 雨后的花园显得格外清新雅致,每分每秒都充满生机。 各种花香弥漫在空气中,仿佛还留有夜晚的余温。 新叶在阳光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展现出勃勃生机。 湖面上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打破了水面的平静。 楼台之上鸟儿欢唱,声音回荡在空旷的田野。 我呼唤孩子坐在绿草上,感受这春天的美好。 注释: - 淡沲:轻柔,这里形容微风。 - 光阴步步妍
【注释】: 1. 先公:指父亲。豢(huàn):养。2. 羁孤:被束缚、囚禁,这里指鹤不能飞,不能自由。3. 霄汉:指天空与星汉,形容高远而清朗的地方。4. 山邱:指丘山,指人世间。5. 回廊:曲折的回廊。6. 冷烟:形容月色如烟。7. 啼残:指鸟鸣不已。8. 返哺乌:指反哺的老乌鸦。返哺即反哺哺母,喻孝道。9. 朝暮:指日日夜夜。 【赏析】: 这是一首写鹤的诗,通过鹤的不自由
诗句解析及注释: - 1. 春满山如海:春天的气息遍布整个山林,仿佛大海一般广阔无垠。 - 2. 飞鸣不自知: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鸣叫,它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给观者带来多大的影响或震撼。 - 3. 杂花温日影:各种颜色的花朵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 - 4. 新柳长烟丝:新长出的柳条细长而轻盈,仿佛是烟雾中飘散的丝线。 - 5. 田水听蛙急:听到青蛙急促的叫声,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
【注释】: 遣兴:抒发闲情逸致。遣:排遣,解除。风坐纤埃上,晴瓯翠石围。群鸡啄树影,语燕点书帏。海色犹亲切,天声日细微。一春消息近,赢得醉无归。 译文: 我坐下来看微风拂过尘埃,阳光下绿茶环绕着碧玉般清冽的杯子。一群鸡啄食着树上的影子,燕子呢喃着落在书桌上。海边的颜色依然亲切可人,天空的声音越来越细微。春天的消息已经临近,却让我喝得酩酊大醉而无法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遣兴”为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1句:起死怜春在 释义: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诗人怜悯春天的到来,想要拯救它(春天),让春天重新焕发生机。 第2句:劝家了债无 释义: 劝说家人不要再借债,因为春天已经到来,债务可以一笔勾销。 第3句:水明初浴鹤,廊静与悬蛛 释义: 清澈的水面刚刚映照出浴鹤的影子,廊子静谧得连挂在空中的蜘蛛网都显得格外清晰。 第4句
【注释】 1. 闵,忧伤;灾,祸难。其三,第三首诗。飞动:指战火纷飞。 2. 山川:指战争的地域。坐(zhuó)渺然,形容战火连绵。 3. 疮痍(chuāng yí)消息外:指战争造成人民伤亡的消息传到了远方。 4. 寇盗梦魂边:指边境地区有敌人入侵。 5. 势欲亡无日:形势好像没有一天能够灭亡。 6. 残生馀血泪,沾洒祇青毡(zhān):残存的生命就像沾了血迹的青色毡子一样。 【赏析】
实甫(王维)领行在所(即皇帝行宫所在之地)转运,驻扎西安时题寄二首其一 吾已决定终生忍受痛苦,你依然怀着报国之心。 穿着麻鞋攀上狩猎的辇车,板屋中吟诵着哀伤之诗。 老死之后无处安身,国家安危现在更是悬于一线。 只愿汉时的明月还能照到捣衣砧边。 注释:吾拚终天痛:我甘愿终生忍受痛苦。拚,甘愿。终天,终生。君犹报国心:你依然怀有报国的忠心。君,指诗人。犹,依然。报国心,为国家献身的决心。麻鞋攀狩辇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作者送别王尚书前往滇南的情况。以下是对每个诗句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湘山窈窕湘川碧,几度离筵照风色。(湘山秀丽,湘水碧绿,离别时宴会上的风景映照在风中) 南浦翻教秋草生,千里萋萋念行疫。(南浦边的秋草被风吹得摇曳生姿,千里之外思念着疫情) 锦纛牙樯动霄汉,白日沧波荡无极。(彩旗飘扬,船桅高耸入云霄,阳光下的江河波澜壮阔,无边无际) 尸祝仍为畏垒民,攀辕况是担簦客
【注释】 ①鹭儿:指女子。②茶雏:指卖茶的少女。③楚郡:古楚国,今湖北、湖南一带。④娉婷:形容女子体态柔美。⑤解识渠:懂得她的意思。⑥窈窕:文静而美好的样子。⑦袅袅娇歌:轻盈婉转的歌喉。⑧盈盈侧坐:姿态优美地坐着。⑨汝英:汝水之滨的英山,今属湖北。⑩氤氲:香气浓厚的样子。⑪留恩缄怨:留下恩情,封存怨恨。⑫鸾镜:传说中的神鸟,这里用它来比喻女子。⑬吴头楚尾:泛指南北各地。⑭相思:想念之意。⑮纤纤月
【注释】 屺阿: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太平寰宇记》卷一〇四:“屺阿,在蒲州南五十里。其地高峻。上有高楼,谓之望仙台。” 高楼:望仙台。 云木:指树木的蓊郁。嵯峨:高耸貌。 田畴:农田。 陂陀:水边的高地。 飘霜:指风雪。 忉怛:悲怆。 松楸:松树和棺材。松,古时多用作棺材的木材;楸,亦作“楸”,即楸树,古代常用来制作棺材。 陟冈:登上山冈。 劳我魂:使我感到悲伤。 寤寐:醒着的时候
己丑岁二月入京阻风于洞庭作示同游王院长闿运瞿学士鸿禨孔庶常宪教 注释:己丑年是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二月入京,因天气不好而停留在洞庭湖。王院长(王闿运)、瞿学士、孔庶常(孔宪教)都是诗人的同游者,他们一起游览并创作诗歌。 译文:己丑年是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我二月入京,因为天气不好而停留在洞庭湖。王院长(王闿运)、瞿学士、孔庶常(孔宪教)都是我的同游者,我们一起游览并创作诗歌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春,当时作者在长沙幕府任从事,与刘禹锡一起游焦林山。诗先描写了诗人由崔公桥夜趋焦林山时所看到的景物,然后写诗人到焦林后所见的景致,最后抒发了诗人对焦林山的感受。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高远幽雅,富有哲理意味。 “阴阴叠巘寒烟夕,十里蛙声送归客。”起句写诗人由崔公桥夜趋焦林山时所看到的景物。“阴阴”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渲染出一种清幽寂寥的氛围
【解析】 此诗为作者贬谪途中所作。“还长沙发龙谷市”是诗人由长安赴荆州途中的一站,“向山口”指湘江的源头。首联写旅途之劳顿,颔联承上启下,写旅途所见,颈联写沿途所见所感,尾联写旅途所思。 【答案】 ①还:返回;长沙:今湖南长沙;②发:出发;龙谷市:今湖南常德;向:到……去;山口:山间小路。 译文 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只是忙碌地往返于朝廷和民间的路上而已。圣明的君主也能像骏马一样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