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日图南,一举藐万里。
余亦放浪人,裹粮与俱徙。
仓卒逾方州,汗漫阅候鄙。
襄樊形势区,山川信都美。
江汉足襟带,关河映尺咫。
莽苍抚中原,雄风烂千纪。
龙战竞腾骧,鸿基迭张弛。
兹来霜霰繁,市廛观逦迤。
萧条鹿门隐,怆悢南阳士。
在德固有经,凭险傥无侈。
敢告英雄人,揽辔从此始。
【注释】
1.鲲鹏: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鸟,这里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2.一举:一次行动或举动。
3.藐:轻视。
4.余亦:我。
5.放浪人:不受羁束的人。
6.汗漫:形容极广远。
7.襄樊:指今湖北省襄阳和樊城。
8.莽苍:广大无边的样子。
9.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古时的地理概念。
10.鸿基:指帝王的基业。
11.兹来:近日来到。
12.市廛(chán):市肆,市场。
13.萧条:冷落、荒凉。
14.怆悢:悲伤、惆怅。
15.经:通“经”,常理、常法。
16.傥无侈:假如没有奢侈。
17.揽辔(pèi):握着马缰。比喻掌握事物的关键,引申为治理国家大事。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当时诗人在江陵担任节度书记,与友人李之问同游襄樊,即今湖北襄樊地区。诗人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全诗以议论为主,兼有描写,风格雄浑豪迈,富有激情;语言清新流畅,意境开阔高远。
首联:“鲲鹏日图南,一举藐万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像大鹏那样展翅向南方飞去,一次就能掠过万水千山。这里的“鲲鹏”象征着有雄心壮志的人,“图”是谋求的意思,“南”指楚国,因为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位于南方,这里借代楚国。诗人用鲲鹏的比喻来形容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颔联:“余亦放浪人,裹粮与俱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也是一位不拘小节的人,带着干粮一起迁徙。这里的“放浪”意思是放纵任性,不受拘束,诗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颈联:“仓卒逾方州,汗漫阅候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匆匆忙忙地越过了州郡,在大漠荒野中尽情地欣赏风景。这里的“仓卒”意思是匆忙急促,“逾”是越过的意思,“方州”是州郡,这里用来代指地方政权或势力范围,“汗漫”是辽阔的意思,“候鄙”是边疆边陲的意思,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自己跨越州郡,在边疆地区尽情欣赏风景的情景。
尾联:“兹来霜霰繁,市廛观逦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近日来到这里,看到霜雪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市场里行人络绎不绝。这里的“兹来”意思是近日来到,“霜霰”是雪花和霰粒的合称,用来比喻天气寒冷,“繁”是繁多的意思,“市廛”是市场上的人,“逦迤”是曲折连绵的样子,诗人用这几个词语来形容自己在寒冷的冬天里看到的景象。
尾联:“萧条鹿门隐,怆悢南阳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萧条的鹿门山隐者,令人感到悲伤惆怅的南阳士人。这里的“鹿门”是地名,指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鹿门山,“怆悢”是悲伤惆怅的意思,“南阳士”是指居住在南阳地区的士人,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自己对那些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士人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行程和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人以鲲鹏自比,表达了自己有远大的抱负和决心;以放浪不羁来形容自己的性格特点;以仓卒逾越和览尽山川来展现自己的豪迈气概;最后以萧条的鹿门山和惆怅的南阳士人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全诗情感丰富,意境开阔,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