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海忽不乐,慨然思远游。
兵乱阻北辙,兴寄匡山头。
匡山有故人,移家历春秋。
自慕莲社胜,间出商声讴。
四时严佛课,内照废两眸。
来寻敦夙契,幸托宗雷俦。
一饱伊蒲馔,再倚吞江楼。
雾雪隔道论,篇章仍互投。
示疾迫旦暮,撒手毕唱酬。
解脱五浊去,诸天接悠悠。
君擅汁然术,夙预富国谋。
金璞发地媪,群季并借筹。
攻诗承武冈,博厚掩雕搜。
六十自定稿,薄海珍琳璆。
声名百代后,净业等赘疣。
乍逢成永诀,孰与开我愁。
万仞下一棺,悬磴天风遒。
终古歌哭在,招隐独淹留。
这首诗是杜甫的《哭梁璧元》。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 “栖海忽不乐,慨然思远游。”
- 注释:杜甫在海上(可能是在四川)突然变得不高兴,感到忧郁。他渴望远行。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满和渴望逃离现状的心情。
- “兵乱阻北辙,兴寄匡山头。”
- 注释:由于战乱,杜甫被迫改变原来的计划,向北迁移,他的志向也寄托在匡山上。
- 赏析:这里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诗人对理想之地的向往。
- “匡山有故人,移家历春秋。”
- 注释:在匡山有一位老朋友,他搬家到匡山,与朋友们一起度过了许多春秋。
- 赏析:这句话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生活的共同经历和情感联系。
- “自慕莲社胜,间出商声讴。”
- 注释:杜甫自己也很羡慕那种美好的生活,偶尔也会听到商人的歌声。
-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状态的欣赏。
- “四时严佛课,内照废两眸。”
- 注释:四季都严格遵循佛教的戒律,但这样的生活方式让杜甫感到疲惫,以至于他的眼睛也失去了光彩。
- 赏析:这里的“废两眸”可能是指视力减退,反映了过度劳累对身体的影响。
- “来寻敦夙契,幸托宗雷俦。”
- 注释:杜甫前来拜访这位朋友,并感激地接受他作为宗雷般的伴侣。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旧友的感激之情。
- “一饱伊蒲馔,再倚吞江楼。”
- 注释:杜甫吃饱了伊蒲的饭食,再次倚靠在吞江楼上。
- 赏析:这里描述了杜甫在物质条件满足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雾雪隔道论,篇章仍互投。”
- 注释:尽管被雾雪阻隔,但诗人仍然通过书信交流思想,互相投送文章。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之间虽受外界限制但仍然保持联系的坚韧精神。
- “示疾迫旦暮,撒手毕唱酬。”
- 注释:因为生病,杜甫在临终前只能挥手告别,并完成了最后的酬答。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死亡的坦然接受。
- “解脱五浊去,诸天接悠悠。”
- 注释:摆脱了世间的纷扰后,诗人感到如同神仙一般自在,与诸天界相连。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宁静心境。
- “君擅汁然术,夙预富国谋。”
- 注释:你精通治理国家的技艺,很早就参与了国家的富强计划。
- 赏析:这里赞扬了朋友的智慧和才能,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
- “金璞发地媪,群季并借筹。”
- 注释:金玉璞石被发现,土地神老太太出现,大家一起商讨对策。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气氛,反映了诗人对未知事件的担忧。
- “攻诗承武冈,博厚掩雕搜。”
- 注释:在武冈学习诗歌技巧,广泛吸纳各种诗歌风格以丰富自己的创作。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 “六十自定稿,薄海珍琳璆。”
- 注释:经过六十年的打磨,作品终于完成,它的价值如珍贵的美玉般闪耀。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豪和对其价值的认可。
- “声名百代后,净业等赘疣。”
- 注释:虽然名声流传至今,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可能就像多余的疣一样存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声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辉煌。
- “乍逢成永诀,孰与开我愁。”
- 注释:突然之间要与朋友永别,哪个还能帮我驱散我心中的忧愁?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离别的哀伤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 “万仞下一棺,悬磴天风遒。”
- 注释:万丈深渊中放下一个棺材,悬崖上悬挂着陡峭的山路,风势强劲。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死、自然的深刻感悟。
- “终古歌哭在,招隐独淹留。”
- 注释:无论何时何地,我的歌声或哭泣都在继续,独自隐居于这片山水之间。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深沉反思,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