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隔吟襟,雪尽访园柳。
车音落墙头,踏径吠蹲狗。
楼栏影层层,伊人诀北走。
岁穷犯危邦,饥驱亦何有。
低徊枯卉丛,晴烟栖畦亩。
苔茸黄犹病,梅萼红欲剖。
溪水寒噤人,残冰齧罶笱。
高风荡万啼,啄霞投叠阜。
肺肠染氛祲,空记洗杯酒。
鸦窠与阅世,对立支离叟。
鉴园寻剑泉不遇
一雪隔吟襟,雪尽访园柳。
车音落墙头,踏径吠蹲狗。
楼栏影层层,伊人诀北走。
岁穷犯危邦,饥驱亦何有。
低徊枯卉丛,晴烟栖畦亩。
苔茸黄犹病,梅萼红欲剖。
溪水寒噤人,残冰齧罶笱。
高风荡万啼,啄霞投叠阜。
肺肠染氛祲,空记洗杯酒。
鸦窠与阅世,对立支离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五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里寻找剑泉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首句“一雪隔吟襟”,以雪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季中寻找剑泉的艰辛和不易。这里的“吟襟”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剑泉的期待和向往。
次句“雪尽访园柳”,描绘了在雪后的早晨,诗人来到花园中寻找剑泉的情景。这里的“园柳”象征着春天即将到来的美好景象,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期盼和希望。
第三、四句“车音落墙头,踏径吠蹲狗”,通过描述车轮声和狗叫声,表现了诗人在寻找剑泉过程中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蹲狗”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氛围。
第五、六句“楼栏影层层,伊人诀北走”,通过描绘楼栏的影子和伊人的离去,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和无奈。这里的“伊人”指的是剑泉的主人或者他的爱人,他们的离去让诗人感到心痛和不舍。
第七、八句“岁穷犯危邦,饥驱亦何有”,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和担忧。在这里,“岁穷”指的是国家面临危机,“饥驱”指的是人民生活在困境之中。诗人用这种对比手法,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和不安。
第九、十句“低徊枯卉丛,晴烟栖畦亩”,继续描绘了诗人在寻找剑泉的过程中所见的自然景象。这里的“低徊”形容诗人徘徊不定的心情,而“枯卉丛”和“晴烟栖畦亩”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面。
第十一、十二句“苔茸黄犹病,梅萼红欲剖”,通过描写苔藓和梅花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感慨。这里的“苔茸黄”和“梅萼红”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植物,它们的美丽让诗人感到惊叹和惋惜。
第十三、十四句“溪水寒噤人,残冰啮罶笱”,通过描写溪水的声音和残冰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季中寻找剑泉时的艰难困苦。这里的“罶笱”是一种捕鱼工具,残冰的存在让捕鱼变得更加困难。
第十五、十六句“高风荡万啼,啄霞投叠阜”,通过描写高风吹拂和鸟儿飞翔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在寻找剑泉时的心情和状态。这里的“万啼”和“啄霞投叠阜”都体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壮观。
第十七、十八句“肺肠染氛祲,空记洗杯酒”,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失望和无奈。这里的“氛祲”指的是污染的空气和社会上的混乱,而“洗杯酒”则暗示了诗人曾经有过美好的回忆和愿望。
第十九、二十句“鸦窠与阅世,对立支离叟”,通过描写乌鸦栖息的地方和老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这里的“阅世”指的是经历过世事沧桑,而“支离叟”则暗示了老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