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枕窗微明,鹂雀语啁啾。
出树绕屋角,恍聆笙笛幽。
披衣起登览,晨露草木稠。
暄风拂阛阓,微挟兵气浮。
饭罢携孺人,踏影临清流。
阿兄对门居,有园有层楼。
牡丹已作蕾,众绿明我愁。
丛薄山茶娇,花如安石榴。
海棠六七株,灿烂珊瑚钩。
光气笼霄宇,一亭坐相收。
主人不获赏,脱命伤白头。
庶几悟毅豹,来诱溪上鸥。
悠悠拨理乱,从寄桃源游。
【注释】
沪:今上海。金陵:南京。散原别墅:作者的别墅,在南京城内。
醒:睡醒。窗微明:窗户上还有微光。鹂(lí)雀:黄莺鸟。语啁啾:鸣叫。
出树绕屋角:树枝伸出屋檐。恍聆笙笛幽:仿佛听到了笙、笛的悠扬之声。
披衣起登览:起床后到庭院里漫步。晨露草木稠:早晨的露水沾湿了草木。
暄风拂阛阓:暖和的风吹过市场。微挟兵气浮:好像带着一点战争的气氛。
饭罢携孺人:饭后带上妻子。踏影临清流:沿着清澈的小溪边走。孺人:妻子。
阿兄对门居:哥哥住在对面。有园有层楼:院子里有园林,有楼阁。
牡丹已作蕾:牡丹花已经开了。众绿明我愁:周围的绿叶使我忧愁。
丛薄山茶娇:丛生的山茶花娇嫩可爱。花如安石榴:像石榴一样红艳的花朵。
海棠六七株,灿烂珊瑚钩;海棠花有几株,色彩绚丽如同珊瑚。光气笼霄宇,一亭坐相收:花的光气笼罩着天空,一个亭子就坐落在其中。
主人不获赏:主人没有得到赏识。脱命伤白头:因此失去了官位,头发也变白了。
悟毅豹,来诱溪上鸥:想到自己曾经像豹子那样机智勇敢,如今却引诱溪上的鸥鸟。
悠悠拨理乱:慢慢地思考解决混乱的办法。从寄桃源游:就像去桃花源一样自由自在地游历。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归隐后的即景抒情之作。全篇描写金陵别墅中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不安。
开头四句描写清晨醒来的情景。“醒枕窗微明”写出了黎明时窗前的微弱光亮,接着写听到窗外鸟儿的啼叫声。这四句诗通过听觉感受,表现了诗人初醒时的心境。
“出树绕屋角”,诗人走出屋子,看到屋旁树木枝丫伸展开来,仿佛伸向屋檐下,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恍聆笙笛幽”,诗人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悠扬笙笛声,这种声音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听到自然的声音所感受到的美好心情。
“披衣起登览”,诗人穿上衣服起来到庭院中散步,这里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的散步情景。
“晨露草木稠”,早晨的露水打湿了草丛树木,使它们显得更加茂盛。这四句诗通过视觉感受,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自然景色。
“暄风拂阛阓”,暖和的风拂过繁忙的市场,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这几句诗通过对市场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氛围。
“微挟兵气浮”,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战争的气息,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这几句诗通过对空气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饭罢携孺人”,饭后带着妻子一起散步。“踏影临清流”描绘了夫妻二人一起散步的情景,体现了夫妻之间的亲密感情。
“阿兄对门居”,诗人的哥哥住在对面,他们经常互相走动、谈心。“有园有层楼”描绘了哥哥的住所,既宽敞又富有诗意,充满了和谐与美好。
“牡丹已作蕾”,院子里有花园,有楼阁,牡丹已经开得非常茂盛。这几句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院子里的美丽景象。
“众绿明我愁”,周围的绿叶使诗人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忧郁的情绪。这句诗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变化。
“丛薄山茶娇”,丛生的山茶花娇嫩可爱,给诗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花如安石榴”则进一步描绘了花儿的美丽,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海棠六七株”,院子里种植了几株美丽的海棠花。这几句诗通过数量词的运用,突出了院子中花卉的美丽。
“灿烂珊瑚钩”,海棠花的色彩鲜艳夺目,如同珊瑚一般美丽。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增强了花儿的形象效果。
“光气笼霄宇,一亭坐相收”,这些花儿的光彩使得整个空间都笼罩在一片光明之中,仿佛整个天空都被笼罩在一个亭子里。这两句诗通过对光影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主人不获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无法得到赏识的无奈和悲伤,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隐居山林生活的渴望。这一句不仅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态。
最后六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摆脱战争的纷扰,过上安定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
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