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无如倚市门,区区思绕牧牛村。
晚移觞榼溪桥稳,晨听篝车田水喧。
俯仰已迷兰芷地,伶俜馀吊属镂魂。
江长海断风雷寂,阴识雄人草泽存。
【注释】
- 刺绣:刺绣是古代妇女的一种手工艺。倚市门:在市集门口。区区:形容琐碎、细小,这里指思乡之情。牧牛村:放牧的乡村。
- 晚移:傍晚时分把宴席移到溪桥旁。觞榼(shāng kē):盛酒器。
- 篝车:即篝火,一种照明方法。田水喧:指田野里的水流声。
- 俯仰:指上下看。已迷:已迷失。兰芷地:兰花与芷草生长的地方,这里借指故乡。伶俜(líng péng):孤单的样子。余吊属镂魂:我思念家乡如同吊唁死去的屈原一样。属镂:用玉做的匕首剑,比喻贤人。
- 江长海断风雷寂:长江广阔无边,大海阻隔了声音,风雨也寂静无声。阴识:隐约地知道。雄人:英雄人物。草泽存:隐居在山野中的英雄。
【赏析】
《遣兴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写景为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风格豪迈。此诗为第二首。
首句“刺绣无如倚市门”,意为刺绣这门手艺再精巧,也没有集市上卖绣品的人来得有名气。作者借此来比喻自己的才华,说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却没有像那些靠卖绣品的人那样出名。接下来“区区思绕牧牛村”一句,意为那些琐碎的思念总是围绕在牧牛村。这里的“牧牛村”可能指的是作者曾经居住过的村庄,也可能是指作者所怀念的故乡。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晚移觞榼溪桥稳,晨听篝车田水喧。”意为傍晚时分,作者把酒具移到溪桥旁欣赏美景;早晨时分,听着篝车的声音,感受着田间水流的喧哗。这里的“溪桥”和“篝车”都是作者所喜爱的东西,它们代表了他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而“晚移”和“晨听”则展示了作者生活的规律性和节奏感。
接下来的两句“俯仰已迷兰芷地,伶俜馀吊属镂魂。”意为从上到下看都感到迷茫,孤独地回忆着屈原的遗容。这里的“兰芷地”和“属镂魂”都是诗人的象征性表达。兰芷地象征着故乡,属镂魂则象征着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而“伶俜馀吊”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最后两句“江长海断风雷寂,阴识雄人草泽存。”意为长江宽广无边,大海阻隔了声音,风雨也寂静无声。隐约地知道英雄人物在草泽间隐居。这里的“江长海断”和“阴识雄人”都是诗人的象征性表达。江长海断了表示自然界的变化无常,而阴识雄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风格豪迈。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生活中的琐事,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色,即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