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苍翮影寒门,肯挂炊烟榛棘村。
正有江湖鱼未脍,可堪帘几鹊来喧。
啸歌还了区中事,呼吸凭回纸上魂。
我自成亏喻非指,筐床刍豢为谁存。

注释:

  1. 九天苍翮影寒门:形容鸟儿展翅飞翔,其身影映照在寒冷的门上,如同九天之上的雄鹰。苍,苍翠。“九天”常用来表示高远的天空或境界,此处指鸟之飞翔的高远。
  2. 肯挂炊烟榛棘村:意思是鸟儿不愿意停留在烟雾缭绕、荆棘丛生的村庄里。“肯”,意为“愿意”。榛,指树丛。“棘”,指带刺的植物。
  3. 正有江湖鱼未脍:意思是正当湖中有鱼,但还未被烹制为脍(一种细切的肉片)。“江湖”在这里指的是广阔的水域。“脍”,即切细的肉片。
  4. 可堪帘几鹊来喧:意思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几只喜鹊在窗前不停地叫唤。“帘几”是指窗前的竹帘,“鹊来喧”意味着喜鹊叫声扰人清梦。
  5. 啸歌还了区中事:意思是通过吟唱和歌唱,我完成了心中所有的事情。“啸歌”,这里指吟咏歌唱,也泛指吟诵。“区中事”,即心中的事务,指内心的烦恼或杂念。
  6. 呼吸凭回纸上魂:意思是通过呼吸和思考,我的灵魂得以回到纸上,得以释放。“呼吸”、“凭回”均为动作词,指呼吸时将心灵带回纸上,让思想得到解脱。
  7. 我自成亏喻非指:意思是我自己的修养和成就,并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指点或评价。“成亏”,意指得失,强调个人的成长与自我完善。“喻非指”,意指不必依赖他人的指导,自己已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8. 筐床刍豢为谁存:意思是那些用来装东西的小筐和草食动物(通常用于祭品),究竟为了谁而存在?“筐床”,指用来盛放物品的箱子和床。“刍豢”,指喂养牲畜用的草料。这里的“为谁存”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无用之物的感慨,认为这些物质的存在并无实际意义。

译文:
高飞的鸟儿在寒冷的门上映出身影,却不愿栖息在柴烟蔽日的村边。
此时江湖中鱼儿尚未被烹制成脍,喜鹊却在窗前吵闹不休。
我用歌声吟咏,完成了心中的烦忧;通过呼吸和思考,灵魂回归纸上,得以释放。
我自己的修养和成就,并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指点或评价。
那些用小筐和草食动物供奉的祭品,究竟为了谁而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遣兴二首》之一。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抒发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自由的情感。

首两句“九天苍翮影寒门,肯挂炊烟榛棘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高飞的苍鹰在寒冷的门前留下影子,却不愿意停留在充满炊烟、荆棘丛生的小村庄。这里的“九天”象征着高远的境界,“苍翮”则暗喻着诗人的抱负和志向。而“肯挂炊烟榛棘村”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庸俗环境的不屑一顾。

第三、四句“正有江湖鱼未脍,可堪帘几鹊来喧”,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他看到了江湖中的鱼儿尚且未经烹制,却被喜鹊的叫声所困扰。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反映了他对人间烟火气的无奈。

第五、六句“啸歌还了区中事,呼吸凭回纸上魂”,则展现了诗人通过吟诵和歌唱来释放内心的烦恼。他通过与天地之间的交流,找回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使灵魂得以回归到书本之中。这种“以文会友”的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更是一种对自我修行和提升的追求。

最后两句“我自成亏喻非指,筐床刍豢为谁存”,则是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自己的修养和成就并非完全依赖于外界的评价和指点,而是源于内心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超越。同时,他也对那些看似有用却无实际意义的物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社会现象的反映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它不仅是一篇描写山水田园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人生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