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西南插大屏障,落翠飞青入酒杯。
此日登楼有馀思,牛鸣雉呴一徘徊。
苍苍云雾梦魂处,了了山川生死哀。
风光万花乱人眼,独听鹃声松柏堆。

【译文】

西山高耸入云,翠绿的山色仿佛飞进了我的酒杯。今日登临高楼,不禁让我思绪万千,在山上徘徊了很久。云雾缭绕,山魂渺渺,眼前山川生死哀痛之情令人心碎。万花烂漫,风起云涌,杜鹃声声,让人听后悲怆不已,只有松柏依然挺立不动。

【赏析】

《登楼望西山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诗作。此诗为第一首,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春。当时作者在长安任职,登上长安城的西城楼,遥望终南山。诗人触景生情,写下这首七言绝句。

“天西南插大屏障”一句,写西山之形如屏障。“天西南”,指西北方位的天。“大屏障”,形容西山巍峨雄伟,高峻挺拔,气势磅礴。“插”,直上,插入。“大屏障”,形容西山巍峨雄奇,高而突兀。

“落翠飞青入酒杯”。这是写登楼所见。青山翠树,郁郁葱葱,好像飞入酒樽。这里把西山比作酒樽、酒杯,以形象化的语言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感情。“入酒杯”三字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地描绘了西山翠绿欲滴的景象。

“此日登楼有馀思”。这句意思是:今天登上高楼,感慨良多。“余思”,指思绪纷乱或未尽之意。“馀思”,指思绪纷繁或未尽之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登楼时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牛鸣雉呴一徘徊”。“雉”,即野鸡。“呴”,鸟叫声。这两句是说:山中动物的啼叫声,使诗人久久徘徊不忍离去。“牛鸣”,指牛羊的叫声。“雉呴”,指野鸡的啼鸣。“徘徊”,指逗留不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停留片刻的感受和体验。

“苍苍云雾梦魂处”,“了了山川生死哀”。这两句是说:云雾缭绕,如同梦中一般,令人心神恍惚;山川间充满了生死离别的哀伤之感。“苍苍”,指云雾茫茫。“了了”,指清晰明了。“生死哀”,指生离死别之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感受到的朦胧之美和深沉的哀愁。

“风光万花乱人眼”,这句意为:春天的景色美丽动人,万紫千红的花海让人眼花缭乱。“乱”,形容花的颜色繁多、鲜艳夺目。“人眼”,指人的眼睛。这一句通过描写山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独听鹃声松柏堆”。这一句的意思是:独自聆听杜鹃的啼哭声,仿佛听到松柏间的回音。“鹃声”,指杜鹃的叫声。“松柏堆”,形容松柏高大挺拔,犹如堆积起来。这一句通过描绘杜鹃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

整首诗以“登楼望西山”为引子,通过对西山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停留片刻的感受和体验。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落翠飞青”、“牛鸣雉呴”、“苍苍云雾”、“了了山川”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的敬畏和思考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