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舍风光聊可攀,沈沈津鼓吏临关。
至今涸鲋容泥滓,祇有轻鸥自往还。
终古英灵笑乡井,片时安稳看江山。
胸中作恶万端过,为借春云照鬓颜。
【注释】
①樵舍:指山中小屋。沈:深沉。津鼓:渡口边的鼓声。吏:官。关:关口、渡口,这里指山间小路。鲋:小鱼,泛指水族。泥滓:淤泥。轻鸥:轻盈的海鸥。英灵:英魂,英雄的精忠之气。乡井:家乡的水井。片时:片刻。安稳:平静。春云:春天的云彩。鬓颜:鬓边的头发和容颜。作恶:积恶。
【赏析】
这首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在送别之际,以“樵舍风光聊可攀”起兴,写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接着,诗人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鉴,告诫朋友要珍惜光阴,不要为恶行所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深刻,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过樵舍为明宁藩娄妃殉节处
樵舍风光聊可攀,沈沈津鼓吏临关。
至今涸鲋容泥滓,祇有轻鸥自往还。
终古英灵笑乡井,片时安稳看江山。
胸中作恶万端过,为借春云照鬓颜。
【译文】
在山里小屋里稍作停留,可以欣赏一下风景;渡过江面,听到渡口边的鼓声传来;虽然如此,但至今仍然有人像鱼儿一样,被淤泥所困。只有自由自在的海鸥,依然在天空中飞翔。那些英雄们的精忠之气,永远地嘲笑着我们的乡井;我们短暂的安宁生活,只能看到江山的景色。心中积下的万般罪恶,希望借助春天的云彩来照亮我鬓边的头发。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顺五年(1461)至七年(1463)。当时,明仁宗即位,尊母娄贵妃为皇太后,并封其长子朱祁镛(后为景泰帝)为太子,是为英宗。英宗登基后,追尊母亲为皇太后,是为孝肃皇太后。此时,诗人在南京任翰林院编修,与李时中、刘溥等奉敕撰《宪宗实录》。宪宗驾崩前,因遗诏无太子,诸大臣议立英宗为太子。英宗登基后,命李时中为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预政,诗人亦随之入阁任赞善。宪宗驾崩后,英宗欲立皇太子为储君,李时中力主立英宗之子。为此,英宗欲杀之。李时中知事不妙,连夜出朝奔告孝肃皇太后,使孝肃皇太后得以及时入宫救驾。此事发生后,李时中因功得赐金帛及宅第。诗人因曾与李时中同赴孝肃皇太后家哭丧之事而结下深厚的友谊,故作此诗以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