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欲杀独怜才,丧乱思君倍可哀。
已作冥鸿挂矰缴,自然病骥蹶尘埃。
文章光怪布天下,故事流传辨劫灰。
忍听支床哭先子,尚搜遗箧过江来。

注释:

世人都想杀我,却唯独怜惜我的才华,丧乱之时想到你,更让我感到悲伤。我已经像冥鸿一样飞翔在天上了,但骥马却依然困于尘埃之中。文章光怪陆离,遍布天下;故事流传至今,辨别着那些已经灰飞烟灭的旧事。忍心听那床上的哭泣声,还是搜寻着你的遗物过江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诗,诗人以“挽”字起笔,点明题旨。开头两句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世人皆欲杀之,我却倍觉其可哀,这是因为只有我最了解他,对他的才华有深切的感受和认识,所以对他怀有特别的感情。丧乱之际想到他,更使他显得更加令人哀伤。“丧乱”句用典。据《晋书.王戎传》载:王衍为荆州刺史时,有人夜往观王家之好车马,见一客常居廊下倚柱弹琴。此客即王衍。后因称居丧不哀者为“居丧弹琴”。此处指王衍。“倍可哀”一句,既写出作者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又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哀悼之情。第三、四句写自己已远走高飞,而友人仍困于尘埃之中。“冥鸿”“病骥”都是寓言。“冥鸿”本指神鸟名,传说中日行万里,出没无常,这里比喻友人如神鹤般超脱尘世。“病骥”则指伯始。伯始是东汉隐士陈蕃的字。陈蕃曾为太尉黄琼主簿,后辞官归乡,与伯始相友善。伯始隐居于庐江郡东城山上,自号“太仓公”。后因遭仇家构陷而死,年四十七岁。后人常用伯始来比喻志向高远而不被重用的人。这两句说:“我已像神鸟一样飞翔到天上去,但千里马(指伯始)却仍被困于尘埃之中。”言外之意,表明自己虽已脱离世俗,但仍不能忘情于友人。

第五、六句写自己的文章光怪陆离,遍布天下。“光怪”指奇异、奇怪。“辩劫灰”指辨别过去的历史。《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灭周,周之九鼎迁于咸阳。或曰:宝应出其藏,徙以为帝器。’……李斯曰:‘周王作《保育》,反者宗周,非王何?’”这里用典,指文章可以辨别历史事实。“辨劫灰”句意谓文章可以辨明历史事实。“辨”字下得有力,说明作者对文章的作用和价值有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写自己不忍听到家人的哭泣声,还要搜寻他的遗物过江而来。“支床哭先子”是说家人因悲痛而无法安睡,只能在床上流泪痛哭。“先子”是对亡者的敬称。“尚搜遗箧过江来”,是说还翻检他的遗物,带着过江来了。“尚”是尚且的意思。“遗箧”指遗物。这一句写作者对亡友的追念之深,感情的真挚。尾联两句写自己对亡友的追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感人,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