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槛外,分明有个人儿在。
隔著软帘闻细欬。
转过屏间,做就生疏态。
夜来曾否春酲害。
底事无言,只撚箜篌带。
晓寒佯脱红绵耐。
检出香词,细觅檀奴解。
嗔人暗把风情卖。
嚼烂花笺,碎向粉墙抛洒。
【注释】
拍:敲打。阑干:栏杆。做就生疏态:故意摆出一副陌生的态度。春酲害:春困。底事:何事?捻:用手指捏住。檀奴:指花笺上的字。
【译文】
在槛外沉吟,分明看见一个人儿在;隔着软帘听见她细声咳嗽。转过屏风间,装出了一种陌生的态度。夜里曾否因春眠而害了酒?为什么一言不发,只用手指捏住箜篌带。清晨寒气里佯装脱下红棉被耐着寒冷。取出香词,细致地查找花笺上那解语的檀郎。嗔怪他暗地把风情出卖,把花笺嚼烂向粉墙抛洒。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诗。作者通过描写女子的举止和动作来表现她的心绪与感受,全诗充满了缠绵悱恻的感情色彩。
诗中的女子是独守空闺、寂寞无聊的。“沉吟槛外,分明有个人儿在”,是说她正凭栏沉思,忽见窗外有人,定睛望去,只见那人影儿在窗前晃荡。“隔著软帘闻细欬”二句,描绘女子从窗口窥见那人时的情景。她听到那人在软帘之外轻轻地咳嗽,便想探问是谁。“做就生疏态”三句,写她终于发现那人竟是自己的丈夫。她感到十分惊讶。“夜来曾否春酲害”一句,写她对丈夫深夜归来的原因产生疑问。“底事无言,只撚箜篌带”,写丈夫沉默无语的样子。“晓寒佯脱红绵耐”二句,写丈夫早晨起床后的情形。“检出香词,细觅檀奴解”,则写妻子对丈夫的怀疑和追问丈夫。
诗中的妻子是多情善感的。她从丈夫的举止中感到丈夫已对她产生了感情,于是便猜疑丈夫是否已经移情别恋,并开始寻找证据。“嗔人暗把风情卖”二句,写她对丈夫的责怪之语。“嚼烂花笺,碎向粉墙抛洒”,则写她在愤怒之下把花笺撕碎,抛洒在墙壁之上,发泄自己的愤懑之情。整首诗写得曲折委婉,含蓄蕴藉,充分展示了一位深闺女子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