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蜀道如青天,君家乃在青天上。
蚕丛鸟道不得归,一度思归一惆怅。
去年石头城,道遇李谪仙。
手持白玉麈,囊乏青铜钱。
一言称意百不愁,邀我直上秦淮之酒楼。
城南杨花白如雪,一一乱扑胡姬裘。
笑谓金陵姬,何似巫山女?
十年枉作《剑阁铭》,白盐赤甲奈何许!
昔住锦官城,乐事不可当。
木棉花发处,斜对碧鸡坊。
桃笙賨布居民卖,蒟酱江鱼过客尝。
此时二月粉水香,巴僮巴女发浩唱。
赕钱夜市成都酒,歈歌春赛武都王。
别来旧事心茫茫,传闻李特屠残疆。
卧龙跃马竟谁是,天彭井络空苍凉。
前者百丈船,牵过钟山郭。
忽见三巴人,欻然万金落。
诸葛祠堂尽棘榛,谯周子弟俱俘掠。
当时婉娈直铜龙,都堂香药掖门松。
自从丧乱著芒屩,飘零已复成吴侬。
一身虽在不自保,何况盗贼多于蜂。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时所作,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描绘了当时成都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人开篇就以“人云蜀道如青天”起兴,形容蜀道之险峻,接着以“君家乃在青天上”来讽刺李研斋太史家的豪华生活,暗指其居所高耸入云。
诗人又描绘了李研斋太史与石头城的李谪仙(李白)相遇的情景,两人手持白玉麈杖,囊乏青铜钱,但彼此间的对话却能使对方百不愁。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李研斋太史家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李白豪放不羁性格的赞赏。
诗人描述了成都城南杨花飞舞的美景,以及胡姬裘被纷纷扑落的景象,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成都生活的繁华和富庶。
在诗中,诗人还提到了成都的美食和娱乐活动,如桃笙、賨布、蒟酱江鱼等,以及春赛武都王等活动。这些描述都展示了当时成都社会的多元化和繁荣。
诗人以“别来旧事心茫茫”结尾,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同时,他也借此机会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如李研斋太史家的奢华生活和盗贼多于蜂的现象。
这首诗通过对成都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