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屈县令,与段若膺桂未谷恽子居鲁九皋诸老辈,各擅千秋,惠政布吴中,倘陆坚续纂图经,定载渠厮郑白,绩媲龚黄,使君造福遍民生,遗爱碑刊,史笔特褒循吏传;
大集寿名山,合陶湘麋李越缦袁渐书谭复堂四先生,可称五绝,讣音传虞岭,有孙楚遥撝涕泪,誓将表德书丹,鸣哀达素,词客游仙届人日,重泉路隔,挽歌如寄草堂诗。
【注】
①诸可宝:即周可宝,字可宝(1590—1648)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藏书家。
②吴中:指苏州一带。
③陆坚:陆坚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以善战著称于世。续纂图经:继续绘制《图经》。
④渠厮郑白:指古代贤人。《后汉书·循吏传》有“渠司郑公白”之语,意为贤臣如渠司、郑玄、白公等。绩媲龚黄:比喻政绩与古代贤臣相匹敌。
⑤遗爱碑:指为纪念贤人的功德而立的石碑。史笔:指史书。循吏:指奉公守法的官吏。
⑥大集寿名山:即在寿县名山上举行盛会。
⑦合陶湘麋李:《史记·货殖列传》载:“陶朱公、曹司田、李兑,天下之贾。”又载:“晋有李耳、子州支父。”此处泛指各地知名人士。
⑧虞岭:指虞舜葬身之地,即今天的湖南常宁县九嶷山。遥撝涕泪:形容哀悼之情。表德书丹:表示要写下来以示对死者的敬仰。鸣哀达素:用歌声表达哀伤之情。
⑨词客游仙届人日:意谓文人游历名山胜地,到了正月初一日。重泉路隔:指死者已去,无法相见。
⑩挽歌:指悼念死者的歌。寄草堂诗:指在草堂写下的挽联。
【译文】
通才屈县令,与段若膺桂未谷恽子居鲁九皋诸老辈,各擅千秋,惠政布吴中,倘陆坚续纂图经,定载渠厮郑白,绩媲龚黄,使君造福遍民生,遗爱碑刊,史笔特褒循吏传;
大集寿名山,合陶湘麋李越缦袁渐书谭复堂四先生,可称五绝,讣音传虞岭,有孙楚遥撝涕泪,誓将表德书丹,鸣哀达素,词客游仙届人日,重泉路隔,挽歌如寄草堂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士写的挽联,上联是赞颂其一生功绩,下联则是对其身后的怀念。全联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堪称佳作。
一、首句开篇点题,点明这位文士的身份和地位。他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士,但一生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里的“可宝”二字,既表明了他对文士身份的自豪,也暗示了他对此位文士的敬重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这位文士的敬意,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职业的热爱。
二、接下来,作者开始描绘这位文士的生平事迹。上联首先提到他曾任县令这一职位,与历史上的一些贤臣一样,为百姓谋福利,政绩卓著。这里的“惠政布吴中”一句,既赞扬了他对民生的重视和关心,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感激之情。同时,这句话也为下文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三、转折之后,作者开始描绘这位文士身后的情形。这里提到了四位与他同时代的文人——陶渊明、麋竺、李膺和袁隗。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的才华和品德都值得世人尊敬。这四人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当时的文化天空。然而,这位文士却已经离我们而去,只留下了他留下的诗文和遗迹。这些文字和遗迹,成为了后世人们追寻和学习的对象。
作者再次表达了对这位文士的怀念之情。他生前与四位文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共同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今,这位文士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作品仍然流传至今。这些作品,就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后人的道路。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贡献的人的精神遗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