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遇合如尹文端,干济优长如陶文毅,智勇深沉如曾文正,规模阔大如左文襄,江南遗爱寿河山,保教绥民,歌诵合华夷若一,三十年树屏作翰,垂老尚瞻云入觐,长承北阙恩光,平生化雨亲沾,望见宫墙,丝竹壁中闻祖韵;
守旧党则半流顽固,维新党则好事纷更,联英党则意在媚洋,联俄党则竟同卖国,朝政多门分水火,沈几观变,士民钦识量无双,七八国议约寻盟,临终尚飞电力争,永作南天保障,倏忽大星遽陨,惊摧梁栋,帆樯海上吊忠魂。

挽刘坤一:

君臣遇合如尹文端,干济优长如陶文毅,智勇深沉如曾文正,规模阔大如左文襄,江南遗爱寿河山,保教绥民,歌诵合华夷若一,三十年树屏作翰,垂老尚瞻云入觐,长承北阙恩光,平生化雨亲沾,望见宫墙,丝竹壁中闻祖韵;

注释:君臣遇合就像尹文端一样,干练、精明、有远见卓识。干练就像陶文毅一样,聪明、勇敢、沉着。深沉就像曾文正一样,气度恢弘、思想深邃。规模就像左文襄一样,宏大的气魄。江南的遗爱就是为河山长寿而祈福。保教绥民,歌颂和谐统一像华夷一体,三十年来树起屏障作文章,年岁已高还去朝见皇帝,一直受到朝廷恩惠。平化教化和降雨滋润百姓亲受恩泽,远远地看宫殿的围墙,在墙壁里听见祖宗的声音。守旧党就一半是顽固,维新党就喜欢变化,联英党就意在媚外,联俄党就竟然卖国,朝政有很多门户,水火不容,沈几观变,士民钦识量无双,七八个国家谈判条约寻结盟,临终之际还飞电力争,永远作为南天保障!突然大星坠落,惊破了梁栋,海上的帆樯吊悼忠魂。

赏析:

这是一首挽诗。全诗分为两部分,先写刘坤一的政治功绩,后叙其不幸遭遇。

首联写他的政绩。“君臣遇合”四句,高度赞扬了刘坤一与皇帝相得甚欢,君臣关系融洽,政治上很有成就。这四句诗以尹文端、陶文毅、曾文正、左文襄四人为例,说他们在政治上都很成功,都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江南遗爱”四句,则进一步颂扬他在南方的贡献和对百姓的关心。这四句诗以“寿河山”四字收尾,表达出他为江山社稷着想的一片忠心赤胆。“三十年树屏作翰”,意思是他花了三十年时间为国家培养人才,做了很多工作。“垂老尚瞻云入觐”一句,则写出了他虽然已经老了,但仍然坚持要向皇帝进言献策。“平生化雨亲沾”,意思是皇帝能够享受到和平繁荣带来的恩惠。“望见宫墙”,“丝竹壁中闻祖韵”,“守旧党则半流顽固,维新党则好事纷更”,“联英党则意在媚洋”,“联俄党则竟同卖国”,“朝政多门分水火”,“沈几观变”,“士民钦识量无双”,“七八国议约寻盟”,“临终尚飞电力争”,“倏忽大星遽陨”,这些诗句都在叙述他一生的坎坷经历。

次联写他不幸的遭遇。前四句写他晚年被罢官的原因。“守旧党”三句,说他因为反对改革而遭到排挤。“朝政多门分水火”,“沈几观变”,“士民钦识量无双”等句,则描写他因坚持自己的主张而遭受到的打击。“七八国议约寻盟”,指他被罢官后,有人利用他的威望,让他参与一些国际事务。“临终尚飞电力争”,则是说他临死前还在极力维护自己的主张。“倏忽大星遽陨”,则是说他突然辞世而去。

这首诗通过对刘坤一一生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和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