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今年五六月间,天灾兵祸,纷至沓来,多亏有嫠妇祷祈,长官呵护;
集吾村三百户众,戮力同心,歌功颂德,又何问桑林遗舞,鼙鼓馀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文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在此基础上回归原诗并结合诗句分析赏析。

本题中,“得雨及免兵灾谢天唱戏戏台联”是第一句,大意为:当年五六月份,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幸赖有寡妇祈求上天,长官护佑。“吾村”,指作者所在的村庄;“三百户众”,指全村的百姓;“戮力同心”,指全村人民齐心协力;“桑林遗舞”,指桑林之舞被毁坏;“鼙鼓余音”,指战争的锣鼓声还在回响。

“忆今年五六月间,天灾兵祸,纷至沓来,多亏有嫠妇祷祈,长官呵护;”这是第二句,大意为:回想起当年五六月份,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幸好有寡妇祷告祈祷,长官保护抚恤。

“集吾村三百户众,戮力同心,歌功颂德,又何问桑林遗舞,鼙鼓馀音。”这是第三、四句。大意为:召集我村三百户人家共同抵御灾难,大家齐心协力,歌颂功德,又何必去管桑林之舞已毁于战乱之中,战鼓之声也早已消失。

【答案】

译文:

回想当年五六月份,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幸好有寡妇祷告祈祷,长官保护抚恤。

召集我村三百户人家共同抵御灾难,大家齐心协力,歌颂功德,又何必去管桑林之舞已毁于战乱之中,战鼓之声也早已消失。

赏析:

全诗以“忆”字领起,回忆了当年五六月份发生的天灾人祸,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开头两句写当时自然灾害严重,但得到寡妇祈祷与长官保护而化解了灾害。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诗人感情的焦点所在。诗人通过寡妇祈祷和长官保护,表达了他对统治者不顾百姓痛苦,只顾享乐的不满情绪。

第三、四句写召集百姓共同抵御灾难,大家齐心协力,歌颂功德,又何必去管桑林之舞已毁于战乱之中,战鼓之声也早已消失。诗人在这里抒发了对老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关心百姓疾苦。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