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贤母得寿七九龄,受福不那,忽向文殊证佛果;
与哲嗣订交十馀载,其人如玉,尚惭徐孺致生刍。

【注释】

挽:悼念、祭奠

丕承:继承

贤母:有道德的妇女。这里指作者的妻子

七九龄:指七十岁(虚指)

受福不那:福气很大

文殊: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是智慧第一

与哲嗣:作者儿子的字号

徐孺子:东汉隐士徐庶,字元直,少时为州郡所礼敬,后隐居云林山中;又作徐稚,字孺子,东晋人,以孝行著称。

致生刍:送终

【赏析】

这是一篇悼念亡妻的悼亡诗。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风格沉郁顿挫,哀婉动人。

首联“羡贤母得寿七九龄,受福不那,忽向文殊证佛果。”诗人用典,赞颂了贤德之母的长寿,同时表达了对死者的无限眷思。

颔联“与哲嗣订交十馀载,其人如玉,尚惭徐孺子致生刍。”此句用典,赞颂了自己儿子的人品高洁,但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自己儿子的愧疚之情。

尾联“呜呼!天乎,何心哉?”(《诗经·小雅·采薇》)诗人在悼念妻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命表示了无限的惋惜和悲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