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贤媛来自名门,继室信难为,誓将变熄芦花,淑德久闻桑梓重;
叹阿咸遽失内助,贫家方待理,吟到薪添落叶,悲怀谁遣竹林寒。

【注释】

  1. 溯贤媛:追溯贤淑的女子。来自名门:出自名门望族。2. 继室:继室,原指娶了前妻的兄弟的女子(即继妻)。信难为:实在难以胜任。3. 誓将变熄芦花:誓将熄灭芦苇丛中火光。4. 淑德:美好的道德。桑梓重:桑树和梓树都是乡土的象征,比喻对故乡的感情。5. 叹阿咸:叹息阿咸之死。6. 贫家方待理:贫穷的家庭需要有人主持家务。7. 吟到薪添落叶:吟咏时,落叶随风而飘,如同新添的柴禾。8. 悲怀谁遣竹林寒:悲伤的心情,无人能消解,如同寒冷的竹林。9. 阿咸:古琴曲《高山流水》中的一位古代知音。10. 竹里馆: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多有幽静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怀念逝去妻子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首句“溯贤媛来自名门”,诗人首先描述了妻子出身于名门望族,这是一个高贵的身份,也暗示了妻子的品德高尚和才华出众。接下来的“继室信难为”和“誓将变熄芦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继任妻子角色的担忧和决心。他深知这个位置的艰难,但他也坚信自己的责任和能力,愿意承担起这个重任。
    第二句,“淑德久闻桑梓重”,这里诗人再次强调了妻子的美德和家乡的感情。他深知自己的妻子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也深知家乡对他的重要性。因此,他对妻子的离世感到悲痛,也深感家乡的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叹阿咸遽失内助”,诗人感叹的是他的妻子突然去世,没有留下任何帮助和支持。这不仅仅是对于妻子的哀悼,也是对于家庭责任的无奈和无奈。
    第四句“贫家方待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的责任感。他知道在这个贫困的家庭里,他需要承担更多的任务,也需要做出更多的牺牲。这也是一种对家庭责任的体现,也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精神。
    第五句“吟到薪添落叶”,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吟咏时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流逝,树叶逐渐凋零,就像新添的柴禾一样。这也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第六句“悲怀谁遣竹林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悲伤心情的无奈。他感到自己无法摆脱这种情绪,就像寒冷的竹林一样。这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是一种对于情感的态度和理解。
    最后一句“阿咸:古琴曲《高山流水》中的一位古代知音。10. 竹里馆: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多有幽静之意。”这里的“阿咸”是指《高山流水》中的一位古代知音,诗人通过回忆与妻子一起弹奏古琴的场景,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和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精神: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和困苦,他选择用音乐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用诗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