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孤饮恨,来育外家,教养本兼施,白发绸缪心血尽;
游宦未成,惭称宅相,恩勤悲莫报,青衫沦落泪痕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情感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重要意象以及诗词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此题中,“挽外祖父联”指《挽外祖父母》一诗。首句“少孤饮恨”,即少年时期因双亲早逝,心中充满悲痛;“来育外家”,指来到外祖父家中,得到他的抚养和教育。第二句“教养本兼施”,说明外祖父不仅抚养他长大成人,还教他读书识字。第三句“白发绸缪心血尽”,指在外祖父的关怀和教导下,作者刻苦学习,终于学有所成。第四句“游宦未成”,表明虽然自己努力了,但未能如愿进入官场做官。第五句“惭称宅相”,意谓自己不能像其他亲戚一样在朝廷为官,感到惭愧,因而不敢称为“宅相”(古代对高官的称呼)。第六句“恩勤悲莫报”,意谓自己在外祖父的养育之恩和教诲之恩的培养下,努力学习,如今却只能以泪洗面,表达对外祖父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能入仕的遗憾。第七句“青衫沦落泪痕多”,指自己身穿青色官服(青衫),但因为未能入仕而感到失落与沮丧。

【答案】

译文:少年时期双亲去世,心中充满悲痛;来到外祖父家中,得到他的抚养和教育。在外祖父的关怀和教导下,刻苦学习,最终学有所成。游宦未成,愧不敢称高官厚禄。恩情勤苦,无法报答,只留下满眼泪痕。

注释:

①外祖父:外祖母的父亲。

②绸缪:缝制衣服。

③恩勤:恩惠殷勤。

④宅相:指地方长官。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是杜甫写给自己的爷爷的挽联。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少年丧父,寄人篱下,由外祖父母的抚养和教育而成长;后两句抒发自己未能如愿进入官场的遗憾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动人,表达了作者在外祖父母的抚育和教导下,艰苦自学,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