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辈典型,与人无恃,与世无争,毕生性情中和,即至星霜迟暮,玉树连摧,犹能排遣自如,具见蔼然真气象;
廿馀载都门杖履,暇则过从,留则信宿,永夕笑言欢洽,每当杯酒酣娱,雕弓试挽,不道逍遥竟去,长令想煞古衣冠。

【注释】

刘步瀛:字子羽,明末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为人宽厚有德。

八十年前辈典型:刘步瀛曾为明崇祯帝的内阁首辅,是当时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因此被后人称为“前辈典型”。

人无恃(wèi):指没有可以依赖的人。

与世无争:指不与人争斗。

玉树连摧:形容树木被连根拔起。

蔼然真气象:形容刘步瀛为人和善、真诚。

廿馀载都门杖履:指刘步瀛在京城任职二十多年。

暇则过从:闲暇时与他交往。

信宿:留宿一晚。

永夕笑言欢洽:长时间地谈笑风生,关系融洽。

雕弓试挽:用弓箭射击。

逍遥竟去:轻松愉快地离去。

想煞古衣冠:让人想象古代的官员们。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名臣刘墉对明朝大臣刘步瀛的颂扬之作。刘云路先生评此诗说:“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松喻刘步瀛,以竹比自己。”刘云路先生的这一评论非常到位。首先,松柏都是常绿植物,岁寒不凋;竹子也是四季常青,挺拔俊秀。其次,松树的针叶长于冬季,而竹的叶子却长在春末夏初,所以松柏常青,而竹子也总是生机勃勃。另外,松柏耐寒冷,不怕风雪严寒,而竹子却能经受风吹雨打,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最后,松树高大伟岸,挺拔秀丽,而竹子却是直而不阿,清而不媚,品格高尚。这些特点都与刘步瀛的品德相吻合。因此,诗人以松柏比喻刘步瀛,以竹子比作自己,形象生动地歌颂了刘步瀛的崇高品格和卓越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