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禅关。
搆闲亭似舫,四面启疏棂。
十五良宵,一双人影,三千里外钟声。
有多少、春人心事,柰秋窗、黄叶巳先零。
借了蒲团,翻残梵页,悟彻镫檠。
我亦能来听此,只青衫似梦,百倍凄清。
苦竹疏芦,幽花淡草,此身如在江城。
况惹起、寒虫鸣砌,又丁丁、莲漏滴残更。
待得萧斋响寂,人语还生。
【译文】
龚孝廉居晋阳庵侧,我因属联而颜其斋曰“一萼红”。
傍禅关。
构筑闲亭像船,四面开启窗棂。
十五良宵,一双人影,三千里外钟声。
有多少、春人心事,奈秋窗、黄叶已先零。
借了蒲团,翻残梵页,悟彻镫檠。
我亦能来听此,只青衫似梦,百倍凄清。
苦竹疏芦,幽花淡草,此身如在江城。
况惹起寒虫鸣砌,又丁丁、莲漏滴残更。
待得萧斋响寂,人语还生。
【注释】
(1)晋阳庵:在山西太原市西南,晋山的南麓。晋山即太行山。唐时建有晋阳宫。晋阳为今太原市。
(2)颜其斋曰:“一萼红”:晋阳庵侧是龚孝廉的住所,我因属联而以“一萼红”名之。
(3)禅关:佛家称寺院大门或山门为禅关。
(4)启疏棂:指开窗放光。
(5)十五良宵: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古代民间习俗在元宵节这天燃灯赏月,歌舞游赏,称为“闹元宵”。
(6)影:这里指影子。
(7)三千里外钟声:传说中天上人间相隔三千里,故称钟声。
(8)心事:心事。
(9)黄叶:落叶。
(10)蒲团:佛教僧侣坐具。
(11)梵页:佛教经典文字。
(12)镫檠:照明用具。
(13)青衫:古代士人常穿青衫,借指读书人。
(14)凄清:冷清凄凉。
(15)苦竹疏芦;苦竹:竹子的一种,味苦。疏芦:疏密有致的芦苇。
(16)江城:即扬州。扬州在古时候也叫江都县。
(17)寒虫:冬眠的昆虫。
(18)丁丁:象声词。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
(19)萧斋:寂静无杂念的僧房。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寓居晋阳庵侧期间。诗中描写作者在晋阳庵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体悟。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悠长,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