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草色犹青,不知熠耀从何至。
幽光明灭,随风难定,乍飞还止。
两两三三,离离合合,池边林际。
自隋宫散后,便成废苑,再不见,繁华地。
巧向轻罗扇底。
逐佳人、映将绡绮。
夜窗归晚,纱灯满贮,帐纹如水。
月落香沉,流辉耿耿,一床秋思。
好伴他帘外,疏星几点,照侬无寐。

海天阔处萤

满庭草色犹青,不知熠耀从何至。

幽光明灭,随风难定,乍飞还止。

两两三三,离离合合,池边林际。

自隋宫散后,便成废苑,再不见,繁华地。

巧向轻罗扇底。

逐佳人、映将绡绮。

夜窗归晚,纱灯满贮,帐纹如水。

月落香沉,流辉耿耿,一床秋思。

好伴他帘外,疏星几点,照侬无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诗人以萤火虫为线索,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人以“萤”为题,巧妙地引入了主题。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犹如一颗颗小小的星星,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这种景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的繁华生活,因此诗人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了对过去的追忆。

诗人通过描写萤火虫的明灭变化,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萤火虫的光芒忽明忽暗,仿佛在诉说着它们曾经有过的快乐时光。而那些被遗忘的繁华之地,也仿佛在暗示着人们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岁月。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萤火虫在夜晚的动态。它们或独自飞舞,或成群结队,时而离我们近些,时而又远去。这种动态的景象,既体现了萤火虫的自然特性,又反映了它们在夜晚生活中的忙碌与奔波。

诗人还将萤火虫比作佳人,用轻罗扇底的光影来衬托她们美丽的身影。这样的比喻,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又赋予了萤火虫以更多的情感色彩。

诗人以萤火虫为引子,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虽然如今的庭院已经变得寂静无声,但那些曾经的繁华之地依然存在。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那个曾经充满欢乐的地方,与那些昔日的好友们再次相聚。

这首写景诗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画面。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