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猧梦熟,更香深人悄。
拍扇怜伊蝶裙小。
渐肩山酒晕,带汗生红,春倦也,领扣背花松了。
罘罳沉夕照,那处横筝,商略柳边露台好。
伫影水精帘,残了瓜灯,又天上、玉河明到。
奈秋上、鬟丝瘦无多,便风露凉宜,也须眠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分析作者感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锦猧梦熟,更香深人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锦猧梦中已熟,更添幽香使人寂寥难耐。这两句话是说锦猧已经熟睡,它散发出的幽香让人感到更加寂寞、孤独,无法入睡。

“拍扇怜伊蝶裙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拍着扇子怜惜那蝴蝶般的裙子,渐渐地肩膀被山间的酒晕染红,带着汗意生红,春困也,领扣背花松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拍打着扇子怜惜那蝴蝶般的裙子,渐渐的肩膀被山间的酒晕染成红色,带着汗水而显得有些娇艳欲滴,春日的倦意也随之而生,衣领上的花朵开始脱落。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里饮酒作乐的情景。她拍着扇子,怜惜自己的蝴蝶般裙子,渐渐地肩膀被山间的酒晕染成红色,带着汗水而显得娇艳欲滴,春日的倦意也随着出现,衣领上的花朵开始脱落。

“罘罳沉夕照,那处横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罘罳,哪里还有横卧的筝啊?这句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傍晚时分坐在罘罳上,欣赏着夕阳的美景,却突然发现自己身边没有横卧的筝。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女子在傍晚时分坐在罘罳上,欣赏着夕阳的美景,却突然发现自己身边没有横卧的筝的画面。

“商略柳边露台好。伫影水精帘,残了瓜灯,又天上、玉河明到。”这几句诗的意思是:细细地商量柳边的露台如何,站立的影子映在水精帘上,那盏残了的瓜灯,天空中月亮明亮皎洁。这句诗描述了女子站在露台上,仔细地商量着露台上的风景如何,然后转身看向水精帘上的身影,发现那盏残了的瓜灯,天空中月亮明亮皎洁。

“奈秋上、鬟丝瘦无多,便风露凉宜,也须眠早。”这几句诗的意思是:但秋天已经到来,发髻上的头发已经变得稀少,即使天气凉爽适宜,也不得不早早地睡觉。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秋天里,发髻上的头发已经变得稀少,即使天气凉爽适宜,也不得不早早地睡觉的情景。

  1. 这首诗的首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锦猧比作熟睡的美人,突出其美丽与迷人。
  2. 这首诗中通过描写女子的动作、神态以及环境氛围等元素,营造了一种朦胧、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梦境之中。
  3. 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锦猧”、“蝴蝶”、“山间酒晕”、“蝴蝶般的裙子”、“罘罳”、“横卧的筝”、“水精帘”、“瓜灯”等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4. 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细腻的语言表达手法,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以及人物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天里饮酒作乐的情景。
    赏析:
    这首《洞仙歌》共四首,这是其中的最后一首。全词以女子的自白为线索,从她的闺阁生活写起到出嫁前夜的生活场景,层层推进,最后以“奈秋上、鬟丝瘦无多”收尾。
    此词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及婚后生活的感受。开头三句写闺中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沉醉于锦猧梦中,醒来后仍觉得香气袭人。这既是女子春情萌动的表现,也是对她婚后生活的一种反衬。接着两句写女子因春困而感到疲倦,因而倚在窗户边打扇,同时怜惜着身上的蝶裙。这里用“怜”字,表现了她对新生活的不适应。“渐肩山酒晕,带汗生红”,写女子在闺中饮酒作乐,不觉醉倒,酒气熏人。“春倦也”,进一步点明她是因为春困才如此。最后两句写女子在月光照耀下,倚着水精帘沉思。这时只见残破的瓜灯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光芒,而明亮的月光却透过云层照进屋里。这两句既写出了女子深夜独坐时的孤寂之情,又写出了她在月下的思恋之情。最后两句写女子终于盼到了丈夫的归来,但见丈夫的鬓发已经稀疏,不禁叹息不已:“也须眠早。”这两句既表明了女子盼望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又表现出她对衰老的丈夫的担忧之情。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特别是对女子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传神,充分体现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言情”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