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梦里。
薄袖阑干倚。
四面犀花吹万蕊。
和月和云和水。
十三楼阁嵯峨。
晶帘还卷秋河。
斜傍玉鸾横笛,今宵凉露偏多。
【注释】
说明楼纪事:指作者登临说明楼,凭栏遥望。清平乐:词牌名。说明楼:楼名。在今江苏南京市。犀花:即香木,产于南方。这里指梅花。和月:和,柔和、和缓之意。云和水:形容月光明亮如水。十三楼阁:指金陵的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的十三座宫殿。嵯峨:山势高峻。晶帘:晶莹如玉的窗帘,这里指窗格。玉鸾横笛:指笙箫乐器中的一种。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登临所见景色;下片则写自己登临时的感受。全词意境清新幽远,语言清丽自然。
“说明楼”,即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的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纪事”二字点明全词主旨。
“分明梦里”,以问句入句,表明作者登临说明楼,是实有其事,并非梦境;但梦醒之后仍心驰神往,恍若身历其境。
“薄袖阑干倚”,“薄袖”指衣袖,这里指女子的衣袖。“阑干”,栏杆,这里指楼阁上的栏杆。“倚”字写出了女子凭栏远眺的姿态。“四面犀花吹万蕊”,写登上说明楼后所见之景。四壁环绕的栏杆上,梅花盛开万枝头,香气四溢。
“和月和云和水”,“和”与“和”都是和谐的意思,“和月”即指月亮的光辉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这里的“和云”,指云朵与周围景色相互映衬;“和水”指水波荡漾的景象。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登临说明楼后所见的景色之美,以及作者对此美景的赞美之情。
“十三楼阁嵯峨”,“十三楼”,指金陵的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的十三座宫殿。“嵯峨”,形容建筑物高大而峻峭。这两句写出了说明楼的雄伟壮观。
“晶帘还卷秋河”,“晶帘”,明亮的帘子,这里指窗户上的纱窗或玻璃窗。“秋河”即秋天的河水。这两句写出了窗外景色的美丽。
“斜傍玉鸾横笛,今宵凉露偏多”,写诗人此刻的心情。“斜傍”指斜靠在……旁边,此处指横笛旁侧。“玉鸾”指笙箫乐器中的一种,这里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偏”,特别。“今宵”,今天晚上。“凉露”,清凉的露水。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愉悦,因为今晚的天气格外凉爽,凉露也显得更加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