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坡公舣舟,谁为过客;
问相如题柱,可比升仙。
继坡公舣舟,谁为过客;问相如题柱,可比升仙。
金武祥在《扬州政成桥联》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扬州月夜图:扬州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在这对对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上联“胜地据淮南”,以云影映水的景象赞美了扬州的地理环境之美。下联“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吹,有人吹到月三更”,则通过描写扬州夜景中的箫声,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宁静的享受。
这副对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美景的赞赏,而且反映了他对当地社会风情的喜爱与理解。杜牧曾问:“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金武祥在此处回应说:“谁为过客?”似乎在回答那个历史谜题的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这种对比和呼应不仅加深了读者对诗句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去思考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金武祥通过这副对联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使扬州的月夜景色成为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