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子无似,德少而辞多,只与郎君同学同志,得母之矜怜,已矣平生,弗俟遭丧犹下泪;
大兄有言,亲亡则身老,莫知人间何世何年,于我乎萧瑟,哀哉此语,孰能处变不伤心。
【注】:
①贱子:谦词,自称。
②德少而辞多,只与郎君同学同志,得母之矜怜:德少,德行浅薄;辞多,言语繁多。只与郎君同学、同志,是说自己只能与兄弟一起学习,而不能像其他兄弟那样去参加科举考试,得到功名富贵。
③只与郎君同学同志,得母之矜怜:只是和哥哥一起学习、做学问,得到母亲的怜悯。
④已矣平生:一生已经完了。
⑤弗俟遭丧犹下泪:即使等到父亲去世的时候,还落泪不止。
⑥大兄有言:哥哥曾经说过的话。
⑦亲亡则身老:亲父去世之后,自己便衰老了。
⑧莫知人间何世何年:不知道人世间是什么时候,又是哪一年。
⑨于我乎萧瑟:对我自己来说真是凄凉、萧条啊!
⑩哀哉此语,孰能处变不伤心:哀叹这样的话,谁能在变化之中不伤心呢?
【译文】:
我这个人德行浅薄,言辞繁多,只是和兄弟一起学习,没有获得功名富贵,只是得到母亲的怜悯。
哥哥曾说过一句话:亲人死了,人就老了,我不知道人世间是什么时候,又是哪一年。对我而言真是凄凉、萧条,哀叹这样的话,谁能在变化之中不伤心呢?
【赏析】:
《挽顾伯母》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一首五排诗。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抒写了作者与妻子感情深厚的真挚友谊,以及夫妻二人的悲苦生活。全诗感情真挚,语言平朴,意境清婉凄美。
首联“贱子无似,德少而辞多,只与郎君同学同志,得母之矜怜,已矣平生,弗俟遭丧犹下泪”,写诗人与妻子的感情深厚。妻子虽出身低微,但丈夫对她十分宠爱;丈夫的德行浅薄,而妻子的语言却很多,她和丈夫一同学习、做学问,受到母亲的喜爱,丈夫一生已完,妻子还在为丈夫落泪。这几句写出了妻子的贤淑、丈夫的卑微及夫妻二人的情深意重。
颔联“大兄有言,亲亡则身老,莫知人间何世何年,于我乎萧瑟,哀哉此语,孰能处变不伤心?”写妻子对丈夫的担忧。妻子对丈夫的处境非常担忧,担心丈夫一旦死去,她将孤独终老,不知道人世间是什么时候,又是哪一年。妻子的担心让丈夫更加伤心。这几句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关爱之情。
全诗语言平朴,意境清婉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