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子于人间利钝得失,渺不相关,独与公情亲数年,见为老书生穷翰林而已;
国史遇大臣功罪是非,向无论断,有吾皇褒忠一字,传俾内诸夏外四裔知之。
【注释】
贱子:我,自称。
于:在。
人间:人世间;世俗。
利钝得失:指人的功、过、善、恶等。
渺不相关:毫不相关。
公情亲数年:与您情同手足多年。
见:被认为。
为老书生穷翰林而已:不过是位老书生和穷翰林罢了。
国史:国家史书,指《明史》。
大臣:指李鸿章。
功罪是非:功劳、功绩、过失、罪恶、对错。
向无论断:向来没有决断。
有吾皇褒忠一字:有我皇帝褒扬忠诚的一个字。
传俾内诸夏外四裔知之:传播给国内各族,国外四邻了解。
俾:使。
诸夏:中国。
四裔:四方之外,四周的少数民族。
【赏析】
这首诗是光绪三年(1877)春李鸿章去世之后,曾国藩写的挽联。李鸿章死后,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衔太子太傅,谥文恭,入祀贤良祠,故又称李文恭公。
此联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贱子于人间利钝得失,渺不相关”写自己与李鸿章之间关系疏远,第二部分“国史遇大臣功罪是非,向无论断”,写自己对于国家历史事件的态度,第三部分“有吾皇褒忠一字,传俾内诸夏外四裔知之”写自己对于朝廷褒奖忠臣的感激之情。全联表达了作者对于李鸿章的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