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子无似,德少而辞多,只与郎君同学同志,得母之矜怜,已矣平生,弗俟遭丧犹下泪;
大兄有言,亲亡则身老,莫知人间何世何年,于我乎萧瑟,哀哉此语,孰能处变不伤心。

【注释】

贱子无似:指自己没有才能。德少而辞多:指自己的德薄才疏,但言辞却很多。只与郎君同学同志:指自己只能与郎君一起学习、做学问。得母之矜怜:母亲怜爱。已矣生平,弗俟遭丧犹下泪:我一生完了,等到遭逢丧事时还是流泪。

大兄有言:指大哥曾说过的话。亲亡则身老:亲人死后,自己也会衰老死亡。莫知人间何世何年:谁又能知道世上是什么时候?于我乎萧瑟,哀哉此语:这番哀伤的话语,我听了心里真难过。孰能处变不伤心:谁能面对这种变化而不伤心呢?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母亲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首句“贱子无似”四字,既点明诗人自己的身份地位,又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德少而辞多”,既表明了自己才疏学浅,又暗示着自己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只与郎君同学同志”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郎君的依赖和信任,又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诗人转而回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得母之矜怜,已矣平生”二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无限敬爱,又揭示了自己一生坎坷的原因所在。而“弗俟遭丧犹下泪”一句,更凸显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意,以及她对生活的执着和坚韧。

诗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大兄有言”二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大哥教诲的重视和遵循,也暗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亲亡则身老”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悲凉。而“莫知人间何世何年”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最后,“孰能处变不伤心”一句,既是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也是他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体悟,更是他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