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乘舟出江渚,维舟忽被南风阻。
日日登高望北风,北风夜至狂无主。
似挟全湖扑我舟,更吹山石当空舞。
微命区区在布衾,浮漂覆压皆由汝。
连宵达昼无人声,卧中已失南康城。
眯眼惊窥断缆处,唯馀废塔犹峥嵘。
老仆颠隮强为饭,慰我风微得远行。
嗟尔何曾当大险,一风十日天无情。
吾有光明十捆烛,瓮有残醪钵有肉。
新砚能容一斗墨,兔毫蛮纸堆盈簏。
为吾遍塞窗中明,早晚澄清煮糜粥。
吾欲偷闲疾著书,谁能更待山中屋。

【注释】:

  1. 南康城下作:在南康城下游船。
  2. 雪里乘舟出江渚(渚:水中的小洲):大雪之中从江边小洲上乘船出发。
  3. 维舟忽被南风阻:小船突然被南风吹停。维舟,即维舵,用绳缆拴住船的舵。
  4. 日日登高望北风:每天登上高处眺望北方吹来的寒风。
  5. 北风夜至狂无主:北风夜晚刮来狂暴异常,无法控制。
  6. 似挟全湖扑我舟:好像要抓住我乘坐的船似的。
  7. 更吹山石当空舞:又像吹动山上的石头在空中飞舞。
  8. 微命区区在布衾(qin):小小的生命,只裹着一层布被(衾)生存。
  9. 浮漂覆压皆由汝:飘浮不定,时而沉没,都是你(指风)造成的。
  10. 连宵达昼无人声:整晚到天亮都听不到人的声音。
  11. 眯眼惊窥断缆处:瞪大眼睛惊恐地看到绳索断裂的地方。
  12. 唯馀废塔犹峥嵘(zhēng róng):只剩下一座废弃的塔依然挺立。
  13. 老仆颠隮强为饭(diān lǎn kè qiáng wéi fàn):我的仆人颠着双脚勉强给我做饭。颠隮,脚掌打赤脚的样子。
  14. 慰我风微得远行(wèi wǒ fēng wēi dé yuǎn xíng):安慰我,微风轻轻地允许我远行。微风,指和煦的风。
  15. 嗟尔何曾当大险,一风十日天无情:唉,你这怎堪承受如此大的风浪?一场大风整整过了十天,天气是那样的无情。
  16. 吾有光明十捆烛,瓮有残醪钵有肉:我有十捆光亮的蜡烛,瓮里还有剩下的酒,碗里有肉。
  17. 新砚能容一斗墨,兔毫蛮纸堆盈簏(lù):新砚能装下一斗墨水,毛笔、宣纸堆满了竹筐。
  18. 为吾遍塞窗中明(sè zì wàng chuāng zhōng míng),早晚澄清煮糜粥:为我把窗户全部遮挡起来使之明亮,早晚用清水煮稀粥。
  19. 吾欲偷闲疾著书:我想趁着闲暇时间赶快写书。偷闲,利用空闲的时间。
  20. 谁能更待山中屋(hé néng gèndài shān zhōng wū):谁能等我等到在那山中的屋子里?
    【赏析】:
    《南康城下作》是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一篇七言绝句作品。此诗以简炼而传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寒风肆虐、江面冰封的景象,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首句“雪里乘舟出江渚”,点明了冬日江面寒冷,作者冒着大雪乘舟而出的情景。第二句“维舟忽被南风阻”,描写了小船突然被南方的强风吹停,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处境。第三句“日日登高望北风”,“望”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每日都站在高处眺望北方寒风的心情。第四句“北风夜至狂无主”,进一步描绘了风的凶猛无比,仿佛没有主人一般。第五句“似挟全湖扑我舟”,“挟”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风的力量之大,仿佛要将船卷入湖中。第六句“更吹山石当空舞”,描写了风将山石吹得在空中飞舞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七句“微命区区在布衾”,诗人用“微命”一词表达出自己生命的脆弱和无奈。第八句“浮漂覆压皆由汝”,表达了诗人对于风力的强大无能为力的无力感。第九句“连宵达昼无人声”,描述了整个夜晚都没有听到人们的声音,体现了环境的寂静和荒凉。第十句“卧中已失南康城”,表达了诗人在恶劣环境中已经失去了家乡的感觉。第十一句“眯眼惊窥断缆处”,通过描写诗人惊恐地看着断缆处的情景,传达了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第十二句“唯馀废塔犹峥嵘”,描绘了只有一座破旧的塔还矗立在那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第十三句“老仆颠隮强为饭,慰我风微得远行”,描述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持前行的情况,同时也表现出他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嗟尔何曾当大险,一风十日天无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无力感和无奈之情。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