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年年苦旱干,经过水草亦艰难。
饥人不向空田立,客路真当出塞看。
白日骖騑齐税驾,黄沙饼饵一登盘。
书生岂有先忧志,感此方能日饱餐。
平原道中
东海年年苦旱干,经过水草亦艰难。
饥人不向空田立,客路真当出塞看。
白日骖騑齐税驾,黄沙饼饵一登盘。
书生岂有先忧志,感此方能日饱餐。
注释
- 东海年年苦旱干:形容东海地区年年遭受旱灾,田地干裂。
- 经过水草亦艰难:虽然有水草可利用,但因干旱也难以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
- 饥人不向空田立:指饥饿的人们不会在没有收成的田野上站立。
- 客路真当出塞看:形容旅途艰险,远行至边塞之地。
- 白日骖騑齐税驾:白天驾车时,马儿和车夫一起休息。
- 黄沙饼饵一登盘:用黄沙制成的饼饵放在盘子里吃。
- 书生岂有先忧志:读书人怎能有先忧后乐的忧虑之心?
- 感此方能日饱餐:因感慨这样的现实而感到满足,才能每日吃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于自然现象和个人境遇的感受。首句“东海年年苦旱干”,直述了东海地区的旱情严重,连年不雨,农田干裂。接着第二句“经过水草亦艰难”,虽然有水草可利用,但在连续的干旱下,农业生产也变得困难重重,反映出自然环境对农耕生活的极大影响。
第三句“饥人不向空田立”,进一步描绘了农民们面对荒废的田地却无法收获的无奈,凸显了饥荒时期人们的生存困境。最后一句“客路真当出塞看”,则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与遥远,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和辛酸。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艰苦生活的感受和反思。同时,诗人通过自身感受与思考,展现了文人士大夫阶层在国家动荡、社会不安中的焦虑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