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殷墟麦,离离周庙黍。
伤时泣大夫,感物悲王子。
生世逢变革,痛心孰能已?
风景不异昔,河山倏殊轨。
二难慕夷、叔,四皓思黄绮。
名义苟不亏,前修可窃比。
【注释】:
殷墟:殷朝的都城。
周庙:指周代的宗庙,这里指周朝的朝廷或政府。
二难:指晋朝的两个名士嵇康、阮籍。
夷、叔:指春秋时鲁国的公子夷和叔孙豹,二人是孔子的弟子,以直率著称。
四皓:指汉初四位隐者的张良、萧何、韩信、陈平。
黄绮:指汉初另一位隐者黄石公(即黄石先生),他传授给张良《素书》一卷,并对他说:“读《素书》十三年,当得天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事迹的回忆和感慨,抒发了对时局变迁、世道沧桑的感慨和忧虑。诗中通过对比古今、回顾历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心易变的感慨和忧虑之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首联“渐渐殷墟麦,离离周庙黍”。殷墟和周庙都是古代的重要遗址,诗人通过对它们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关注和思考。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中心之一,周庙则是周朝的祭祀场所,二者都是古人崇拜和尊敬的象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这些遗址已经成为了废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庄严。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的感慨之情。
颔联“伤时泣大夫,感物悲王子”。这里的“大夫”指的是古代的官员,“王子”则是指古代的贵族子弟。诗人通过这两个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于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在古代社会中,官员和贵族子弟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命运。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人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和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反而常常陷入困境和危机之中。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担忧之情。
颈联“生世逢变革,痛心孰能已?风景不异昔,河山倏殊轨。”诗人通过对“改革”一词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变革的关注和思考。自古以来,国家和社会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变革的思考和见解。同时,诗人通过对“风景”一词的运用,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关心之情。
尾联“二难慕夷、叔,四皓思黄绮。”二难和四皓都是指两位著名的隐士和思想家,他们以清高淡泊的品质和卓越的智慧闻名于世。诗人通过对这两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他们品质和思想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真理和道德品质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含蓄,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