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涌塔庵,未来兹地游。
庵中今高卧,宿鸟鸣啾啾。
阡陌方池绕,绿杨何修修。
日夕生浮萍,泼剌游鱼稠。
蹇予方干禄,来此惊清幽。
饥寒逼奔走,壮志苦未酬。
寤言再三叹,得失良悠悠。
【注释】
涌塔:即涌泉寺塔,位于城东涌泉寺后。庵:僧舍,这里泛指僧人所住的寺院。兹地:此处之地。
何修修:多么整齐、美丽。
干禄:求得一官半职。
寤言:醒来后的话,指梦中的感喟。
悠悠: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时间之久远。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游人到涌泉寺塔游览后的所见所感。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来到涌泉寺塔,对涌泉寺塔并不陌生,他早已知道这里有一座涌泉寺和一座涌泉寺塔,并早就听说过这座塔的名字,因此,诗人一到涌泉寺就直奔涌泉寺塔而来,而涌泉寺塔也果然如诗人所料,是座高塔,塔中僧人正在打坐休息。“不识涌塔庵,未来兹地游”两句,表达了诗人来到涌泉寺塔时的惊喜心情。
诗的中间四句写在涌泉寺塔中所见的景象。“庵中今高卧”,写出了诗人所见的僧人正安坐于庵房之中打坐休息的情景,这一句为下文作铺垫。“宿鸟鸣啾啾”,写出了鸟儿在庵房周围自由自在地飞翔、鸣叫的景象,为下一句作铺垫。“阡陌方池绕,绿杨何修修”,写出了涌泉寺塔周围阡陌纵横、方池环绕的美丽景象,以及周围环境优美的特点,为最后两句作铺垫。
诗的后六句写诗人来到涌泉寺塔的感受。“日夕生浮萍,泼剌游鱼稠。”写出了太阳西斜,水面上的浮萍开始生长;水中的鱼儿也开始聚集起来,游来游去,十分热闹。这两句既写出了涌泉寺塔周围的景色,又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他来到这里,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色,心中十分激动。“蹇予方干禄,来此惊清幽。”“蹇予”,本义为脚跛,这里指作者自己。“干禄”,意为谋得官职,“方干禄”即刚刚得到一官半职。“惊清幽”是说被眼前美景所惊吓,感到十分惊讶。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刚到这里时的心情感受。
诗的后四句写诗人在涌泉寺塔中的所见所感。“饥寒逼奔走,壮志苦未酬。”写出了诗人由于贫困潦倒,生活困难而不得不奔走四方;同时,也写出了诗人虽然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大志,但至今未能实现。“寤言再三叹,得失良悠悠。”写出了诗人夜不能寐,反复思考自己的得失,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的感慨。
整首诗从来到涌泉寺塔开始,写到涌泉寺塔周围的景色,再到涌泉寺塔中的所见所感,最后写到涌泉寺塔中的所得所失,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充分表现出了诗人对涌泉寺塔的喜爱之情和对人生得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