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噪一何切,似嗟还似尤。
不应生在燠,谁谅独无求。
顾我仍孤迹,为君欲白头。
潇潇合夜雨,并作岭南愁。
【注释】
(1)雨夜:指阴雨连绵的夜晚。
(2)蝉噪:形容蝉鸣的声音,非常刺耳。
(3)一何切:何,多么;切,尖锐、急切。形容声音刺耳,令人难以忍受。
(4)嗟(jiē):叹息声。
(5)尤:责备、责怪。
(6)燠(yù):热,这里指酷暑。
(7)谁谅独无求:谁又能理解我独自没有追求的心情。谅,理解。
(8)顾我:指诗人自指。
(9)仍:仍旧。
(10)为君:为您,此处指诗人自己。
(11)白头:指头发变白,这里比喻年老。
(12)潇潇:小雨纷纷扬扬的样子。
(13)岭南:指广东一带,泛指南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借咏蝉表达对人生苦短、韶华易逝的感慨。全诗用笔精当,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蝉噪一何切”句,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蝉的叫声刺耳之极,使人无法忍受。“一何切”,多么尖锐。这两句是说,连蝉鸣的声音也让人感到如此刺耳,仿佛在责备,在责怪,在抱怨自己不能生活在一个凉爽的环境中,不能有自己追求的理想。
“不应生在燠”(不应当生在热的地方),既点明“应”与“不”之间的矛盾心理,又表明了作者对炎热环境的厌恶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的情绪。
“谁谅独无求”句,诗人由上句的埋怨,转入自问自答,抒发了自己孤独寂寞、无所作为的感慨。“谁”,疑问词,表反诘语气,意思是“还有谁能理解呢”。 “谅”,通“谅”,理解。 “独”,单独地,独自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感。他不明白为何别人都能有所追求而自己却只能默默承受生活的艰辛,这种无法理解的心情让他倍感失落。
“顾我仍孤迹”,诗人自指,说自己仍然孤单地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犹”字,表示转折,说明尽管诗人心中有太多的无奈和悲凉,但他并未放弃前行的脚步,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为君欲白头”句,诗人将自我形象化为一位为理想而奋斗终生的老人,以此表达自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为君”,意为为了您,也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白头”,这里指年老发白。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坚守,即使岁月已老、头发已白,也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潇潇合夜雨,并作岭南愁。”这句写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潇潇雨”描绘出细密的雨丝飘洒的情景,给人以冷清、凄寂的感觉;“并作岭南愁”则暗示了诗人因环境恶劣而产生的愁思。这里的“并作”,是把“潇潇雨”和“岭南愁”一起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的愁闷相互交织、相互强化的关系。整首诗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理想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