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楚烟晓,悠悠湘思深。
遥看乱石处,移泊向杉阴。
藓屋黏渔气,山童识鹤心。
元家尊尚在,应许一相寻。
【注释】
- 漠漠:形容烟浓雾密。楚烟,指长江边的烟雾。晓:早晨。悠悠湘思深:湘江边思绪深远,思念故乡。湘江流经湖南,作者可能因避乱而到南方,故有“湘思”。2. 遥看乱石处:远远地看到乱石的地方。3. 移泊:把船停靠在水边。杉阴,指杉树林中的阴凉处,可能是一处地名,如“杉浦”,也可能是作者自比为隐居者。4. 藓屋:苔藓覆盖的房屋。黏渔气:沾湿了渔船的气息。5. 山童:山上的小童。识鹤心:知道鹤的习性和心思。6. 元家:诗人朋友的姓。尚:还,仍然。7. 应许:应当允许。8. 相寻:相互探访。赏析: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描绘了诗人经过乱石时的情景。
【译文】
清晨的楚南烟雾蒙蒙,思绪飘向遥远的湘江之滨。
远远看见乱石的地方,就在那里停船靠岸,享受杉林的清凉。
苔藓覆盖的房屋散发着渔船的气息,山上的小童知道鹤的习性和心思。
朋友的姓氏依然存在,应该允许我们相互探访。
【赏析】
此诗写舟行湘江途中所见所感。首联点明题旨:“漠漠楚烟晓,悠悠湘思深。”以浓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晨景图,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次联描写了船行途中所见:“遥看乱石处,移泊向杉阴。”乱石,即江中的礁石。这里用一“遥”字,写出诗人的远望之态,也表现出诗人对江行的依恋之情。杉林,指生长在江边的杉树。“移泊”句,表明自己已将船停靠在江边。杉林的阴凉处,大概是诗人停船之处。这两句诗写出了江南景色的美丽迷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三联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意境:“藓屋黏渔气,山童识鹤心。”苔藓斑驳的房屋散发着渔船的气息,山上的小童知道鹤的习性。这里的“黏”字,写出了苔藓的湿润,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怀念之情。第四句“元家尊尚在,应许一相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的朋友仍健在,应该允许我们相互探访。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