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与行俱拙,何人免叹歔。
布袍随老尽,板榻是生馀。
野客供朝奠,门生收旧书。
堂中有遗像,黑发罢官初。
【注释】:
- 吊王丈太初:这是一首悼念诗人友人的诗。王丈是对他的尊称,王丈名不详。丈,是对别人的敬称。
- 命与行俱拙:指自己和人一样,命运不济。拙,不顺利,不得志。
- 何人免叹歔(xū):没有人能够幸免哀叹叹息。歔,叹气声。
- 布袍随老尽:指自己年岁已大,衣衫破旧。布袍,粗布衣服。
- 板榻是生馀:指自己的居所简陋,生活清苦。板榻,用木板做成的床。生馀,生活清苦之余。
- 野客供朝奠:指有宾客前来祭奠亡故的人。野客,远道而来的客人。朝奠,祭祀死者。
- 门生收旧书:指有人来访,带来亡故人的旧书,用以怀念故友。门生,学生。旧书,旧时书籍。
- 堂中有遗像:指亡故的人的遗像在堂中。遗像,死者的画像。
- 黑发罢官初:指亡故的人在未受任用前就已辞世。罢官,被免去官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吊唁朋友而抒发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慨。全篇写景叙事,抒情兼而有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追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命与行俱拙,何人免叹歔。”意思是说,我的命运不好,和一般人一样没有成就,因此没有人能避免悲哀叹息。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不佳的无奈和悲叹。
“布袍随老尽,板榻是生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年纪大了,衣服破烂不堪,居处简陋,生活清苦。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困顿。
“野客供朝奠,门生收旧书。”这里指的是有客人前来祭奠亡故的朋友,还有门生前来取回亡故人的旧书。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生活中的一种情景,即有客人来访,有门生来取旧书,这些细节都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
“堂中有遗像,黑发罢官初。”这里的“堂中”指的是诗人的居所,“遗像”是指亡故的人的画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堂中供奉着亡故的人的画像,而亡故的人生前曾经是个官员。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亡故之人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亡故之人的追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