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起诸峰,迷离烟霭重。
抱琴随暮鸟,拄策蹑云踪。
人语一林月,僧归半夜钟。
石床清梦觉,幽赖在苍松。
【注释】
暝色:天色将晚。诸峰:众多山峰。迷离:模糊。霭:云雾。抱琴:抱着琴。随:跟随。暮鸟:傍晚归来的鸟儿。拄策:拄着拐杖。蹑云踪:踏着云雾的痕迹。一林:满山林木。幽赖:幽雅闲适。苍松:苍翠的松树。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是诗人在游览名山名胜时所写。
首句“暝色起诸峰”,描绘出一幅黄昏时分群峰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暝色”指的是天色将晚之时,而“诸峰”则是指周围的众多山峰。这一句话为整个画面定下了基调,也为后面的描写铺垫了背景。
次句“迷离烟霭重”,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这里的“迷离”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使得远处的山峰变得模糊不清;而“重”则表示浓重、密集之意,暗示着夜色中的雾气非常浓厚。这一句不仅描绘出了景色的美丽,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抱琴随暮鸟,拄策蹑云踪”,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于山林之间,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这里的“抱琴随暮鸟”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仿佛是在聆听鸟儿的歌唱,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时光。而“拄策蹑云踪”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能够像鸟儿一样翱翔在云端之上,不受拘束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第三句“人语一林月,僧归半夜钟”,则是从听觉角度描绘了山林中的夜景。这里的“人语一林月”可以理解为夜晚里,树林中传来阵阵人声和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宁静而又热闹的氛围。而“僧归半夜钟”则描绘了僧人归隐山林的情景,他们在这寂静的夜晚里敲击着寺庙的大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石床清梦觉,幽赖在苍松”,是诗人对自己梦境的描述。这里的“石床清梦觉”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梦中回到了那个清幽的石床上,感受着那份宁静与舒适。而“幽赖在苍松”则描绘了自己在这个梦境中与苍松相互依偎的情景,仿佛它们已经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人物活动的记录以及对自己的内心独白等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追求,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享受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安宁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