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响发樵歌,寻僧到绿萝。
虚堂悬木杪,幽径入云窝。
一眺群山远,青苍落日多。
烟霞人不见,室迩奈情何。
注释:
晚过忍草庵,登上贯华阁,怀念邹豫章、吴裛、枫鲍若洲
逸响发樵歌,寻僧到绿萝。
虚堂悬木杪,幽径入云窝。
一眺群山远,青苍落日多。
烟霞人不见,室迩奈情何。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诗人在登高远望时所见到的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晚过忍草庵,登上贯华阁”,表明了时间是傍晚,地点是在忍草庵和贯华阁之间。这两句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联“逸响发樵歌,寻僧到绿萝。”,描述了诗人在忍草庵听到的樵夫的歌声和寻访到的僧人绿萝。这里,“逸响”指的是樵夫的歌声,“绿萝”则是僧人的名字。这句诗通过声音和名字的结合,生动地描绘出山林中宁静而和谐的场景。
第三联“虚堂悬木杪,幽径入云窝。一眺群山远,青苍落日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这里的“虚堂”、“木杪”、“幽径”、“云窝”都是对自然景象的形象描绘。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群山,只见青翠欲滴的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愈发美丽动人。
第四联“烟霞人不见,室迩奈情何。”,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尽管他身处室内,但依然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激情和情感,因为他知道,那些美丽的山水就在眼前。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忍草庵、贯华阁之间的所见所感,展示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世界。